陈清启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心肌桥

心 肌 桥

发表者:陈清启 人已读

概 念
若冠脉的某一段穿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 ,MB),这段血管则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认识发展史
1922年由Grainiciann首先发现

1960年Portmarn和Iwig首先描述了心肌桥的影像学表现---
“吮吸现象”:收缩期 冠状动脉某一节段变得狭窄、模糊或显示不清,而舒张期冠脉显影正常。

流行病学

人群中发生率为5%-12%
冠脉造影中心肌桥的发现率为0.51%-2.5%
男性多见,占87%-89%
常见部位在左前降支的近、中1/3处,约占94%,可能与胚胎期该血管位于心肌内有关。
一般为单发,也可以有多个
从0.4-3 cm不等, Ferrira报道20岁以下比20~50岁者短

解剖及生理特点
心肌桥部位的血管很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下仅存在收缩型血管平滑肌和大量的基质,缺乏合成型血管平滑肌。

内皮ET-1,ACE,eNOS表达减少。


心肌桥是良性的生理变异?
心肌桥为先天性解剖异常,但多在30-40岁以后才产生临床症状。
冠脉的血流灌注:心肌桥最大的压迫发生在心动周期的收缩晚期,而此时由于外周血管阻力较高,生理性前向血流量少;发生于收缩期的冠脉狭窄似乎不应累及舒张期的血流灌注。
动脉粥样硬化:很少发生。除前述解剖及生理因素外,心肌桥处血流速度明显增高于邻近管腔,血流与动脉内膜间的切应力较大,故而减少脂质进入血管壁;脉冲血流在心肌桥处产生的机械压力下降,从而减少内皮损伤。
心肌桥血管造影狭窄的程度与临床症状、运动试验或心肌显像时缺血征象不呈完全正相关。


现代观点-心肌桥的病理意义

近年来IVUS及Doppler技术发现, 壁冠脉的收缩期后血管松弛延迟至舒张期,使舒张早中期血流灌注受到限制, 明显降低了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特别在运动或心动过速时,易导致心肌缺血。

心肌桥使壁冠脉反复受压、扭曲,内皮损伤, 易引起冠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壁冠脉近端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局部血流速度减慢并存在湍流,易引起内膜损伤而继发动脉粥样硬化,在此基础上更易导致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
后天性因素对心肌桥的影响
心肌肥厚等后天因素可参与心肌桥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不明显的心肌桥加重。
高血压糖尿病等可引起心肌重构及心肌肥厚,最终影响其舒缩功能。
肥厚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可使壁冠脉受压更明显;同时心肌顺应性减低,使壁冠脉收缩期受压延迟更明显,致舒张期血流灌注减少。
临床表现
可长期无明显症状

常见症状为不典型胸痛和劳累型心绞痛

重症可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心肌桥与临床症状(1)
心肌桥的位置
离冠状窦越近、宽度越长,尤其是厚度较大的心肌桥,对血管的压迫越明显。
心肌桥的长度
短肌桥者30岁以前极少有症状,有的终生无症状;长肌桥且伴有合并症者,可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深度
Ferreina等将心肌桥分为表浅型和纵深型。
表浅型较常见,约75.6%,不易引起症状;
纵深型易出现临床症状,多为肌束环绕,压迫扭曲血管,可导致收缩期狭窄且影响舒张期冠脉血流,从而产生心肌缺血。
心肌桥与临床症状(2)
收缩期冠脉狭窄程度
Ⅰ级:O%~50%,Ⅱ级:50%~75%,Ⅲ级:>75%
心肌桥Ⅱ-Ⅲ级狭窄组与Ⅰ级组相比,肌桥近端血管AS发生率明显增加。
孤立性心肌桥患者,肌桥Ⅱ-Ⅲ级狭窄组与Ⅰ级比较,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增高。
合并症
肌桥近端AS及左心室肥厚,高血压及糖尿病等
心电表现
ST段下移,胸前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

20%的患者表现为早期复极综合征:QRS综合波J点处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伴T波高耸,多见于V1-V3导联,可持续多年。
孤立性心肌桥的心电图特征
正常、心肌缺血样改变及早期复极综合征(ERS)

心肌缺血样改变的发生率与心肌桥的严重程度呈一定程度相关性

心肌桥患者中ERS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
诊 断
冠脉造影---金标准
典型者呈现“挤奶效应”(milking effect);有时壁冠脉区域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可掩盖这种典型征象,而PTCA后才出现明显的心肌桥征象。

临床线索:
年轻人出现定位性心电图改变而无自觉症状;拟诊冠心病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后症状反而加重或原无症状用药后却出现症状;
心率增快时,心电图原有改变的导联加重,而正常的导联无变化等。
提高冠造检出率的方法
左冠状动脉造影用右前斜位、右前斜+头位、右前 斜+足位、左前斜+足位、左前斜+头位,必要时加用后前+头位。

右冠状动脉造影用左前斜、右前斜位。

至少二位有经验者同时观察。
提高诊断阳性率
对LAD近段固定性狭窄者植入支架后再造影观察;

对可疑者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后再造影。

冠脉内超声和运动核素心肌显像

CTA的诊断价值
CTA不仅可以显示血管的形态和走行,还可直接显示位于心肌内的壁冠状动脉, 敏感性较高,并能准确显示壁冠状动脉与心肌的解剖关系。
受时间分辨率的限制,只能获取冠状动脉在心脏舒张期的图像,而收缩期的图像因采集时间不足而显示不清,故不能显示壁冠状动脉在收缩期受压或狭窄的程度。
MRA和冠造的诊断价值
冠造只能发现明显狭窄的心肌桥,对心肌桥的检出率较低

由于空间分辨力的限制,MR不能显示冠状动脉的横断面图像及其在心肌中的位置,也不能显示冠状动脉与心肌的关系。
心肌桥的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负性变力作用-减轻血管压迫,收缩期和舒张期冠脉狭窄程度均减轻;负性变时作用-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缩短对冠脉的压迫时间,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肌耗氧。
钙离子拮抗剂
疗效较确定,尤适用于血管痉挛导致的心绞痛。
硝酸酯类药物
多认为加重心肌桥,使冠脉收缩期狭窄加剧,加重心肌缺血。但也有认为可解除冠脉痉挛所致心绞痛的发作,如持续胸痛伴ST段抬高时。
抗栓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可使用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治疗。
心肌桥切除或冠脉松解术
1975年首例心肌桥切除术,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心肌缺血缓解,心电图恢复正常,观察多年未见复发。

对药物治疗后缺血症状仍持续存在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但可能并发室壁瘤。
心肌桥松解术
切 暴
断 露
冠 肌
脉 桥
上 内
面 冠
的 脉
心 解
肌 除
组 压
织, 迫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适应症
持续心绞痛而药物疗效欠佳
支架选择
采用柔韧性强、支撑力大的支架高压扩张(>14个大气压) ,如Multi-Link支架。
机制及疗效
减轻心肌桥两端的压力阶差,增加冠脉储备。一小样本研究发现:术7周后血流速度、管腔内径及压力恢复正常,冠脉血流储备亦正常化;但认为对由纵深型心肌桥患者无效。
冠脉搭桥术
缺血症状显著者,如肌桥较厚、较长且其下的冠脉内有明显动脉硬化时,应考虑搭桥手术。
治 疗 小 结
短肌桥者、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长肌桥者、有症状者或有合并症者应给予治疗。
内科治疗:改善症状。多采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有心绞痛、血栓前状态者,应给予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或减少梗塞并发症,是否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目前尚有争论。
手术治疗:可酌情选择冠脉松解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及介入治疗。远期疗效以松解术、搭桥为好。
预 后
一般较好
无临床症状,仅冠造发现心肌桥者预后良好。
心肌桥的深度、长度以及是否有合并症
心肌桥深、长者及有合并症者(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表现或动脉粥样硬化)预后较差,;反之预后较好。
治疗方式的选择
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药物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谢谢!

本文是陈清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