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保海 三甲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营养科

孩子个儿太矮别不当回事

1918人已读



近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吴茂萍主任迎来了郊县的铭铭一家,铭铭一家专程找吴茂萍主任表示感谢。两年前,吴主任接诊了铭铭,当时的她身高只有81厘米,看起来像个1岁的孩子,而事实上她已经4岁了。据铭铭的父母介绍说,孩子身高一直低于同年龄的孩子。经过各项检查,铭铭被确诊为先天性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身材矮小是一种病 家长应该“早操心”

通过药物治疗,6个多月后,小铭铭的身高长到了87厘米,而今,6岁的铭铭已经长到105厘米了。由于家庭困难,曾经一度想要中断治疗的铭铭一家人,也是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一直咬牙坚持治疗。孩子身高有了很大的改善,父母非常感激,因此才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看到铭铭经过治疗长高了20多厘米,吴茂萍主任非常开心。

吴主任说,自己接诊过无数矮小症患儿,这些患儿中有像铭铭这样的,因为发现及时,经过治疗是完全可以长高的,但是却有相当多一部分患儿,从进入医院检查那天起,就已经与梦想的高度越来越远了。这些患儿家长由于缺乏对矮小症疾病的正确认识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有的因为骨骺已经闭合而永远无法长高了。

作为一名儿童保健医生,吴主任认为有责任和义务来让更多家长和社会大众认识到,身材矮小是一种疾病,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吴主任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矮小症的危害,早期干预,让孩子健康成长。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终身的遗憾,矮小的孩子很多存在个性、自尊心、自信心及社交能力等心理行为方面问题,甚至于有一半的孩子会发生抑郁症

把握时机诊治,矮小孩可达“理想身高”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马保海副主任介绍,不论男女,判定儿童矮小有一条黄金分界线,那就是4岁。4岁左右,人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从身材上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这些条件对今后的生长发育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马保海主任建议家长每两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生长速率过慢,就需要及时看医生了。骨发育尚未完成的矮小孩子,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调节,是完全可以长高的。治疗越早进行效果越好。国内70%的孩子11岁-16岁才开始接受矮小治疗。而由美国国家合作生长发育研究(NCGS)数据显示,国外59%的孩子是在4岁-10岁开始接受矮小治疗,这与中国父母常过度寄希望于晚长有关。在儿童期,对孩子的矮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发现问题,往往孩子的骨垢已经闭合或接近闭合,已失去了纠正的时间。因此,一旦发现孩子矮小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保健科进行科学检查,以免留下终身遗憾。

吴茂萍主任强调,根据中国流行病学及人口推算,矮小症患病率为3%以上,中国有800万矮小症患者,并且这个数字正以每年16.7万人的速度增长。这些数字提醒我们,儿童矮小症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干预才能成就梦想的高度。本报记者 曾庆建

◎相关链接

父母大高个儿 孩子不一定高

2007年上海市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青少年患病率为3.77%,8成以上的家长对青少年肥胖及所带来的疾病比较关注,但对儿童矮小所带来的危害却缺乏必要的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上、下有7.5厘米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较为理想;如果往遗传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矮小。

因此孩子的最终身高是遗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只是决定了孩子的生长空间,但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受到非常多的外在因素的影响。父母高,孩子不一定就高!

误区二: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变声和月经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开始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如果孩子本身不高,家长还认为有足够的时间长个子,最后的结果是:家长认识到有问题了,却已经把最佳调整时间错过了!

误区三:到了不长个儿的年龄,再采取措施。很多家长认为,先让孩子自然生长,个子虽然矮小,但也要等到孩子自己不长了再想办法!可是做家长的不知道:孩子自然不长个子的时候,往往骨骺也开始趋于闭合,身高潜力受到制约,再调整希望非常渺茫。 宗和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