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耿同超
耿同超 主任医师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 神经内科

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及其他

3485人已读

最近有患者来诊,1求诊断;2 求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合33次复发,当地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多时相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至少包括4种疾病(须知疫苗接种、病毒感染、中毒等,也可引起炎性脱髓鞘改变),包括孤立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可以认为前两种疾病是后两种疾病的早期阶段,但究竟是两者的何种?随着时间延长,病情进展,及相关辅助检查,才能逐渐明确。因为后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治疗和预后也不同,应该予以重视。这里摘译国外发表的文献资料,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恳请指教。

孤立综合征的定义:为一多因素临床综合征,(包括以下全部条件)

1中枢神经系统单个或多个炎性脱髓鞘病灶

2临床上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即无视神经炎、横断性脊髓炎、大脑半球和脑干相关综合征)病史

3 无不能用发烧解释的脑病表现(无意识如嗜睡和行为如谵妄、躁动改变)

4 核磁共振成像特征不能满足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定义:为一多因素临床综合征,(包括以下全部条件)

1 首次多发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事件

2 不能用发烧解释的脑病(见上3)

3 发病≧3月后,临床和核磁共振成像无新变化

4 在急性期(3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存在异常

5 脑部核磁共振成像的典型特征是:

①病灶主要累及大脑白质,呈弥漫性、边界不清、范围>1-2厘米

②白质区T1 低信号改变少见

③深部灰质(比如丘脑、底节)可以有损伤

非发烧脑病间隔>3月再次发作,有与新病灶或旧病灶相应的症状、体征和核磁共振成像改变,称为多时相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3次发作,可能为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脊髓炎,不再称为多时相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定义(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条件)

1 ≧2次非脑病的临床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改变,间隔>30天,部位>1处

2 一次非脑病发作呈现典型的多发性硬化表现,符合2010年修订McDonald核磁共振成像空间多发诊断标准;随访核磁共振成像显示至少新发1个增强或不增强病灶,满足时间多发的多发性硬化标准

3 在发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4月后,出现非脑病临床事件,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新病灶,满足2010年修订的McDonald 空间多发标准

4 首次、单个、急性事件,不符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标准,而核磁共振成像与2010年修订的Mcdonald 时间和空间多发标准相符。

视神经脊髓炎(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1 视神经炎

2 急性脊髓炎

3 下列3条支持标准中至少有2条

①脊髓核磁共振成像显示病灶长度>3椎体节段

②脑部核磁共振成像不能满足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

③血清抗水通道蛋白-4 IgG 阳性

依据上述文献描述条件,我给来诊患者的诊断是多发性硬化,按多发性硬化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耿同超
耿同超 主任医师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