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银屑病(牛皮癣)相关知识及治疗

发表者:张浩 人已读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还没有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治疗的满意疗法,只能控制症状,不能解决复发的问题。目前对银屑病的治疗仍处于如何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病程,延长缓解期的阶段。在上百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与方法面前,如何选择和何正确使用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也是每个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为了规范治疗,保障病人利益,我们向患者提出下述选择治疗方法的原则。

1.一般注意事项:

(1)患者应了解的事项:①本病一般不会损害整体健康,也不会损害别的器官,但有时关节会发生轻度炎症;②任何治疗都不能根除本病,但确实会有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的缓解;③通过治疗皮损可望全部消失,有的留有极少数皮损,只要不影响美容,可不必介意;④有时部分或全部皮损可以自然消退;⑤盲目追求“根治”是不明智的。

(2)注意疾病急性发生或发展时有没有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发现有关情况时给予适当处理对病情是会有益的。

(3)可至医院检查本病发生或加重前有否急性或慢性感染灶,治疗或消除感染灶有时有效,链球菌性咽炎诱发点滴状银屑病就是突出例证。

(4)银屑病患者要避免皮肤的任何外来损伤,以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新皮损。过度搔抓、日光晒伤和其他外伤都是有害的。

2.具体治疗原则

(1)外用药的使用原则:根据病程中的不同时期给以不同治疗:①进行期应选用药性温和和少刺激的药物,以免使皮损因受刺激而加重;②在静止期与退行期,可外用较高浓度的有效制剂,但亦应由低浓度开始使用,做到既有疗效而又少刺激性,浓度的增加也应是渐进的,并应随时注意有无刺激现象发生;③用药时先在小范围试用,在皮肤能耐受时才能增加浓度;④在治疗中宁可少用或不用带有毒性和易于致敏的药物。

(2)皮质类固醇激素:寻常型银屑病应禁用内服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仅在红皮病型、泛发脓疱型和关节型银屑病用其他药物无效时,方可使用。大量皮质类固醇制剂外用也可产生全身性不良反应,应加以注意。

(3)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如白血宁、乙亚胺等尽量不用,对孕妇应禁用。无避孕措施时,男性亦不宜应用。环孢素A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只能谨慎用于脓疱型及关节病型银屑病,孕妇亦应禁用。

(4)雷公藤:有雷公藤片、昆明山海棠片及提纯的雷公藤多甙等品种。具有很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对炎症明显的银屑病都有效,尤其对药物刺激引起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效果更好。但其不良反应较大,提纯的雷公藤多甙毒性较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男子精子减少和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甚至不育,个别患者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心脏传导阻滞及肝肾功能障碍,故使用时需要谨慎。

(5)维甲酸及其衍生物:各种维甲酸类药物对银屑病均有效,其中是芳香维甲酸和依曲替酯是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最好药物之一,特别是对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有较好的效果,尽管如此,但由于其价格较贵,国内尚不能广泛使用,另外维甲酸有一定毒性,因而以下患者不宜使用:育龄妇女未受取避孕措施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皮损局限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有严重肝功能损害者。

(6)迪银片:含有多种活性多肽、氨基酸和多种生物元素,服用以后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调节表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维持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及多种生物元素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目的,对各型银屑病均有较好效果。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口腔及粘膜干燥,皮肤瘙痒,少数人服用后血脂升高,所以冠心病患者慎用。另外,服药期间及停药1年内应避免怀孕,孕妇禁用。

(7)物理疗法:中药浴、糠浴、焦油浴、海水浴皆有助于消除皮损。日光照射和紫外线疗法或外涂焦油类药物加紫外线照射,再加淀粉浴(三联疗法)也有效且安全。使用光化学疗法也有效,但长期应用时应注意继发皮肤癌。

(8)中成药:一些中成药虽然疗效还不能使病人完全满意,但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的特点,可用于银屑病治疗。但对所谓的“祖传秘方”、“特效纯中药制剂”及一些毒性大的单方和验方的使用应慎之又慎。

另外,还有静脉封闭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总的来说,可供医生和病人选择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和方法很多,至于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于医生是很讲究的,病人个体差别很大,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分型论治。可以单纯用某一疗法,也可以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或轮换治疗,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既要有疗效,又要安全可靠,还要节省医疗费用,对于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疗程,不能过度治疗。

最后,治疗要获得成功,不仅要依靠有效的药物,还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治疗的信心。对待患者不单是依靠抗银屑病的疗法,关心和照料患者,注意避免诱发和加重疾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是张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