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传庆 三甲
王传庆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胸外科

认识脊柱结核(二)

1889人已读

治疗措施

非手术治疗

脊椎结核无手术指征的病人,应用合理的化疗方案治疗和局部制动。病人低热和脊背痛或生物力学不稳定者,应卧硬板床休息,Glisson布带牵引或Halo-vest背心适用于颈椎不稳定的病人。体表有脓肿环枢椎结核咽后壁脓肿较大影响呼吸或吞咽者,可行穿刺抽脓。

头颅环-背心(Halo-Vest)的应用:Halo-Vest早在50年代为牵引装置应用颈椎疾病引起颈椎不稳定,较其他牵引装置如牵引钳或Minerve石膏背心等传统的外固定方法,有较大的优越性。病人固定后,获得三维牢稳的固定。病人可以起坐、站立和行走,从而缩短病人卧床时间和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适应证 年龄60岁以上,心肺功能欠佳者应慎用。

⑴颈椎复位 骨折、骨折脱位和半脱位等。

⑵颈椎不稳定的外固定 骨折脱位、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或转移肿瘤和以及不稳定的环枢椎结核等。

2.Halo-Vest的结构 头颅环-背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halo环和颅钉、塑料背心、可调节的金属支柱藉以连接Halo环和背心。根据病人头颅和躯干的大小可选用不同的规格的Halo-Vest。要求安装时颅环至头皮距离约1~1.5cm为宜,塑料背心可按病人胸围尺寸来选择。其他附带的零件有颅钉、六角螺母、松紧螺旋扣、肩带和背心带等。

3.Halo-Vest安装与固定 颅环高压消毒备用。病人颅环安装处的头发剔去,皮肤刷洗消毒。

病人术前给少量镇静药,平卧床上,头置于床缘外,可以薄板支撑头部。Halo应置于颅最大经线的下方,即眉弓上方1cm和耳廓顶上1cm。前头部的颅钉应固定在胃外1/3处上方1cm,后部颅钉应与前颅钉对角线位置上,相当耳下1.5cm处,选好颅钉固定点加以标记。局部消毒注射普鲁卡因,颅钉呈90刺入颅骨外板上,但切勿过深,应使颅环牢靠固定,以防止牵引时颅环向外滑脱。

先将塑料背心后页置于病人后背,放好背心前页,用尼龙带将前后背心固定。通过旋转螺旋扣、肩带、胸带和背带将Halo环与背心相连。

当Halo-Vest安装完毕后,拍颈椎正侧位片,必要时再调整Halo环的牵引方向和牵引力以达到预期固定的目的。

手术治疗

按手术适应证,在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减轻后,择期施行病灶清除术。手术采用的途径,根据病情,客观条件和术者所熟悉的途径选取。胸椎结核一般采用胸膜外入路。年龄60岁以下,其心肺功能尚可,椎旁脓肿长、椎本破坏4~6个、死骨多,要准备椎前植骨者;或椎旁脓肿穿入胸腔或肺脏者可考虑经胸病灶清除。腰椎结核经腹膜外途径,脊椎多段(跳跃型)结核病灶清除的原则:①优先处理可能引起截瘫的病灶;②两段病灶严重性相近者,先处理上段,而后下段;③先处理较重者,而轻者可能经非手术治愈;④颈椎结核血供好,不手术可治愈。脊椎结核并发窦道经非手术治疗3~6月未愈者,可手术治疗。脊椎结核手术后一般卧床休息6~8周,脊柱疼痛减轻,原有脓肿消失,体温趋于正常,血沉下降,脊柱结构稳定者,可锻炼起床。先自理生活琐事,随后逐渐加大活动量,并坚持化疗满疗程。

微创手术治疗

200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尝试使用CT引导下病灶穿刺置管灌注冲洗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的方法治疗脊柱结核,到2009年底共治疗376例患者,其中单纯应用微创的方法治疗321例患者。适应症选择 单纯化疗无效的活动期脊柱结核,没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后凸畸形小于40度的者;对于Frankel C或D以下的,一般情况不适合进行开放手术的脊柱结核可以进行微创的术前准备,一旦脊髓神经损伤进行性加重,再进行开放手术治疗。上颈椎的入路在后外侧,下颈椎的入路在前外侧,胸椎腰椎的入路在后侧和后外侧,髂窝的入路在髂前上棘附近。微创局部治疗的时间是2-4月,全身化疗时间同上。下床的时间根据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脊柱不稳定的患者,微创治疗期间可以下地。存在脊柱不稳的患者,疼痛消失后可以佩戴支具下地。治疗效果:没有接收过开放手术,病程在1年以内,治疗期间没有出现脊髓神经压迫症状者,95%可以达到一次治愈的结果。对于有开放手术病史、病程超过1年、出现了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者,有的需要结合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粟粒性肺结核患者需要优先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HIV患者需要优先进行全身治疗。脊柱结核治疗的过程中,无论任何方法均可出现死亡病例。

护理

术前护理

术前,应和病人进行心理交流,给病人介绍手术的积极性,必要性及安全性,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及对手术的恐惧感;鼓励病人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以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力;训练病人在床上进行大小便,以适应术后需要;对发热病人,在及时告知医生的同时,给病人物理降温,降低病人的体力消耗。

术后护理

术后,在病人身心处于极度痛苦的情况下,需及时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便使疾病早日康复;由于术后病人伤口疼痛,咳嗽时疼痛加剧,病人不愿咳嗽,不愿咳痰,容易造成因呼吸道不畅而引发坠积性肺炎及窒息,故应鼓励病人及协助病人排痰,防止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术后高烧病人,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对于术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定时放尿,带有引流管的病人及时排放引流液,防止泌尿系逆行感染及伤口感染;术后病人床铺要要保持整洁,皮肤保持干燥,若床铺污染要及时清理更换床单元;为防止褥疮的发生,术后早期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的同时给病人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缩。鼓励病人床上活动,防止关节僵直。术后病人由于手术创伤及卧床,要求给予流质、无渣、高营养饮食。根据病情可逐渐改为半流或普食;术后一周左右协助病人下床活动,病人活动时要有专人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随着锻练的加强及病情的康复,术后两周左右,可在病房自主活动,术后三周左右可户外活动。病人出院嘱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对马尾神经的影响

脊柱结核是一种对人体结构破坏极其严重的一类疾病。脊柱结核病变物质脓、肉芽、死骨纤维增生等及病变破坏了的椎体后缘骨质对圆锥马尾或神经根的压迫,产生腰骶水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肛门、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临床中也占一定的比例。西医治疗效果一般。河南中医霍主任在西医常规抗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历经临床近20年探索,研制中药“消核”方剂,配合中医“逐瘀通络、补脾益肾、通调水道”疗法,治疗结核性马尾损伤取得了更好的疗效。近年来治愈多例晚期脊柱结核伴有寒性脓肿马尾损伤病例。

王传庆
王传庆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