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素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吃哪些食物易导致儿童性早熟?

发表者:汪素美 人已读

每逢寒暑假,很多家长领着孩子来就诊或咨询孩子是否早发育、女孩乳房有硬节怎么回事、什么食物会导致早熟等等。在这里,专科医生提醒大家,一般女孩在8岁前乳房发育或男孩在9岁前睾丸发育均可能为性早熟,这些孩子因身高一般会比普通孩子长的较高较快,因其过早增长骨骼愈合时间也会提前,导致最终身高偏矮,同时“早熟”还会带来早恋、性侵害、心理压力过大、肿瘤等危险。因此,一旦发现女孩乳房早发育、男孩睾丸早发育或围青春期孩子(女孩6-8岁、男孩7-10岁)增长过快,均需及早带孩子就诊。今天,汪医生特别提醒广大儿童应注意回避那些容易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食物,同时给予孩子均衡、合理的营养,从而免除“早熟”的烦恼。

1、过量的动物类食品

由于对食物短缺年代记忆犹新,家长常希望子女现在能吃得更好,特别是祖辈们,生怕孩子吃得不够好。摄入过量的动物类食品,不仅易造成儿童肥胖,常常也摄入了过多的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剂。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猪、牛、羊肉等常常一样,这是可能是目前性早熟逐年增多的最常见原因。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筒子骨汤、老母鸡汤、老鸭汤、鸽子汤,殊不知,内脏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在熬汤的过程中慢慢析出,同时,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污染物也可能进入动物体内,且动物体内的污染物更容易在骨髓中沉积,过多的骨头汤,不仅补不了钙,还可能引起铅中毒和性早熟。因人体脂肪细胞也能分泌少量雌激素,肥胖儿童性早熟比较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2、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随着科技的发达,运输的便捷,不管寒冬之日还是酷暑之时,超市里大江南北的水果都应有尽有。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幼儿食用。过于鲜艳的水果,常常中是催熟剂诱发而成,也应该注意避免。 新鲜荔枝、桂圆等食物,由于自身含有一定的类似人类雌激素物质,过量食用也有可能造成性早熟

3、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

小孩怕吃药,哪怕是补药,所以家长们想到了药膳。将雪蛤、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等药材变成餐桌上的汤水,让孩子在用餐的过程中服用。中医指出:像雪蛤、冬虫夏草、人参(包括西洋参、沙参等)、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对于围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诱发性早熟。其他如:蚕蛹、鸡胚、胎盘、等营养滋补品常常含有较高的性激素,也是诱发性早熟常见原因,家长不要认为这些是补品而让孩子长期服用。

4、油炸类食品

当洋快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街头巷尾,其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香味,深深地让孩子着迷。于是,挑食的孩子迷上了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这些食物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5、某些儿童保健品和口服液

咀嚼片、果味含片、甜味口服液……不少保健品穿着五颜六色的外衣,十分讨好小朋友。而其说明书上所写的“有助于增强儿童免疫力”、“有助于儿童骨骼的发育”等功效的补剂和口服液则深深地吸引了家长,为此,一个孩子一天吃超过三种保健品的情况都存在。其实,某些标榜能让“长高长壮或增加食欲”的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可能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还有一些保健品如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等补药也不要给孩子服用,现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繁多,价格高昂,纷纷标榜能够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很多心疼孩子的妈妈都选择购买给孩子服用,希望能够弥补孩子没能吃上人乳的遗憾。其实,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而如蛋白粉之类,除非患有一些特殊疾病,正常儿童根本没有必要去用,现在城市的儿童,蛋白质摄入常常过量而不是不足。还有那些补充微量元素的药品或保健品,也不能排除诱发性早熟的可能。微量元素决不是多多益善!

6、当然,除了食物、补品、保健品之外,还有一些可能诱发性早熟的原因。如:光照过度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夜间长时间光照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可能导致促性腺激素的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大量使用化妆品、不良信息的泛滥(包括文字信息、媒体信息、网络信息、手机信息、语言信息等)、环境污染、含氯类农药的过量使用等,也是造成性早熟增加的重要原因。个别还有因误服避孕药、动物饲料造成。

本文是汪素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