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开复的淋巴瘤治愈率有多大?
2013年09月06日 10:11
来源:凤凰网陕西整合
李开复罹患癌症发微博叹“世事无常”
原标题:李开复罹患癌症发微博叹“世事无常”
昨晚10时许,创新工场CEO、著名大V李开复在微博中发布一句“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激起千层浪,短短一个小时之内,该微博转发和评论多达两万多次,李开复患癌的消息瞬间传开,新浪微博特意开了一个“祝福李开复”的微话题,网友们纷纷送出祝福,希望他早日康复。
昨天22点17分,李开复发布微博“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引发众人热议,网友们开始了各种猜测。22点47分,《东方早报》官微发微博表示,李开复身边朋友透露,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正遵医嘱接受治疗,祝福他早日康复。此消息一出,网友们表示惊讶之余,纷纷为其送出祝福, 希望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如“凡凡_2013”写道“开复老师加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战胜疾病,大家都会在背后支持你的。”
23点38分,与李开复合著《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的范海涛发布微博“不用发微信问我了,是真的”。创新工场新闻发言人王肇辉也向记者确认:“这是真的。”他表示,也是刚刚得知的这个消息,详细情况尚不了解,目前李开复老师只能遵照医嘱休息。
淋巴癌高发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主观因素:1、一个人的性格因素。一个人如果太争强好胜,会加重身心的负担,从而身体各种免疫力就会降低,因此,淋巴瘤发病的几率就会高。2、周围朋友圈和家庭圈子是否祥和也是淋巴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周围圈子感情融洽很祥和,那么得淋巴瘤的几率会小很多,反之,几率就会大很多。3、个体的生活习惯。一个经常熬夜,睡得少的人患淋巴癌的几率高。另外,吸烟等也可能导致淋巴瘤发病几率增高。
客观因素:1、淋巴瘤目前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其发病常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如上呼吸道的EB病毒,T细胞病毒,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2、长期情绪压抑、过度紧张、压力过大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也可能成为淋巴瘤高发的因素。3、罗荣城教授特别强调灯光因素对淋巴癌的发病影响。经过国际的一项调查得知, 光污染是一种严重的致癌因素。因此,罗主任建议人们最好关灯睡觉,一方面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节约资源。4、长期普遍接触化学物质,如砷、苯等化学物质可导致淋巴癌发病增多。5、免疫缺陷、环境致癌物、电离辐射等也可能是导致淋巴癌发病的病因。
遗传的倾向性:“遗传性与遗传倾向性有明确的区别,遗传倾向性是指孩子从父母基因中遗传得来的一种易感基因,这种易感基因更容易发生某种疾病。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如果父母都得了某种肿瘤,那么子女得这种肿瘤的几率就会高于那些父母没有得这种肿瘤的人群。但淋巴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遗传倾向性。”
淋巴瘤容易被误诊四方法提高确诊率
淋巴瘤发生在人类身上任何部位,体表淋巴结、纵膈、咽部、鼻腔、腹部、胸部、皮肤、骨髓等等,所以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面对我国高发的淋巴瘤现状和复杂的发病部位,罗荣城教授主要介绍了四个方法提高淋巴瘤确诊率:1、临床特征。临床特征主要是无明显原因的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2、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恶性淋巴瘤的金标准,也是淋巴瘤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恶性淋巴瘤有很多亚型,目前它的分类已经从单纯组织细胞学分类到结合免疫学表型、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等阶段。各个不同的亚型治疗的策略和方案不一样,所以根据其分子分型不同选择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当今最好的医学模式。采用流式细胞、免疫组化、FISH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达到准确分型是取得好疗效的前提和保证。3、影像学诊断。CT、MRI、PET-CT、超声内镜等对了解肿瘤侵犯部位程度、临床分期、疗效观察和发现复发病灶都有重要意义。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骨髓功能和骨髓象、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淋巴瘤无早、中、晚之分只有低、中、高位之说
“淋巴瘤的分期没有早、中、晚之分,只有低、中、高位之说。”罗荣城教授如是说。淋巴瘤不是一种局部的病,而是一种全身的病。淋巴瘤治疗最怕的是治疗无反应,治疗出现反弹。罗荣城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反弹的病例: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播罗京不行患了淋巴瘤,他的预后指标Ki67高达70%~80%,这种分子分型预后很不好,他经过骨髓移植后刚开始疗效很好,但没多久病情就出现了反弹,就是因为反弹,才导致了罗京出现无法挽回的地步。
罗荣城教授还介绍了淋巴瘤分位的几个主要高危的指标:病理分型、分子分型、肿瘤病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治疗的反应、结外器官是否侵犯、年龄和肿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等。罗荣城教授称,如果淋巴瘤出现上面多个指标就是高危型淋巴瘤,越高危就越难治疗。反之,出现越少,就可能是低危型淋巴瘤,预后越好。 另外,60岁以上的人得淋巴瘤是比较高危的淋巴瘤。
淋巴瘤可治愈但不同类型治愈率不同
罗荣城教授特别指出,淋巴瘤可治愈。但是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愈率不同:1、非霍奇金淋巴瘤(HD):淋巴细胞为主型最好,5年生存率可高达90%;淋巴细胞削减型最差,5年生存率低于30%;Ⅰ、Ⅱ期5年生存率大于90%;IV期5年生存率31.9%;有症状者较无症状者预后为差,儿童及老年较中青年差,女性治疗优于男性,有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情况者预后较差。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理类型较重要,弥漫型淋巴细胞分化好者,6年生存率61%,弥漫型淋巴细胞分化差者,6年生存率42%;淋巴母细胞型,4年生存率30%。淋巴癌治愈率和生存时间除了与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外,还与PS评分、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治疗策略和支持治疗强度密切相关。总的来说,进展期的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以全身化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30%~85%不等。
淋巴瘤化疗和生物化疗效果可达到最好
因为淋巴瘤发病原因多样,发病部位也多样,所以淋巴瘤的治疗也是一个多样化的选择过程。需要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较好的疗效。一般来说,化疗或生物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模式是淋巴瘤的首选方法。
罗荣城教授称,正是因为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往往不是淋巴瘤治疗的首选治疗,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术治疗的患者有许多需要注意。罗主任还提醒那些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术后也应根据不同细胞分型或分子分型来选择化疗、放疗、生物化疗等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也要重视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以防复发,还要密切随访定期复查,以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及时给予干预,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罗荣城教授最后指出,对于CD20 阴性的淋巴瘤患者,利妥昔单抗就没办法发挥作用,仍需要采用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生物靶向药物也并非没有副作用,利妥昔单抗发生的最严重的毒性反应的概率仍有10%,不容忽视。另外,生物制剂大多价格较昂贵,这也限制了生物制剂的普及应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