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金初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痛风---公务病

发表者:兰金初 人已读

痛风——公务病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以及/或因机体代谢功能异常引起尿酸排泄减少,或尿酸产生过多所造成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常累及心脏。西医将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病因约1%—2%的比例是由于酶缺陷引起的,而大多数无法阐明病因,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继发性是常由肾脏病、血液病以及化学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要难题。尿酸是人类嘌呤分解的终端产物,尿酸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属于外源性,约占体内尿酸的20%;二是由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属于内源性,约占体内尿酸的80%。

目前西医已知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酸,是由肝脏中分解代谢而来。至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真正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对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等名称更是缺乏科学依据。

我对此认为:虽然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标志,但在临床上所见和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中,西医对痛风的认识尚不明确,并非高尿酸血症这种简单的解释,肯定存在很深远的发病机制,只是目前医学尚未达到解剖、生理和病理的认识。故此无法研究和创立新的生化检验指标来了解病因病机。

我并提出,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表现,从中医的整体观认为痛风是痹证的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据于两大因素,内在因素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肝失疏泄、脉络失养、久积越瘀。外因(即:诱因)来自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或因服用无机化学药物导致药源性毒副反应,或因无机化学药物或污染源无法排出体外而沉积于机体脏腑、脉络而发病。值得讨论的问题:①肾脏疾病的尿酸产生过多或清除率减弱的高尿酸血症者,无痛风症状发作的表现。②痛风患者少见肾脏病变。由于雄性激素可使细胞器的磷脂膜对尿酸盐结晶有易感性而引起细胞反应,但雌性激素可使磷脂膜抵抗这种结晶沉淀,因此痛风好发于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这也说明了痛风的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变的高尿酸血症,有着不为人知的区别。③除了单发痛风病之外,可见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伴发痛风。④随着年龄增加,尿酸有升高的倾向,说明体质衰老、血管老化导致代谢机能减弱。⑤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蛋白质食物成倍增加后,痛风成了日本的盛行病;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原本属罕见的疾病,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以及大中城市酒桌办公或公关,使痛风的发病率猛增。⑥生活在美国的菲律宾人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生活在菲律宾本土的水平。以上问题充分说明高尿酸血症的痛风病不是由肾病所引起;也充分证明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来自环境因素、精神因素、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为外在病因。

痛风的临床表现:

目前仅知的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之外,尿酸盐可沉积于任何部位,痛风石形成后续而扩大尿酸盐池,引起骨质侵蚀而缺损,同时导致周围组织纤维化和关节发生僵硬畸形。最常见的关节及其附近,如软骨、骨、粘液囊及皮下组织。有90%是中老年男性患者和5%的绝经后女性。发作部位有70%以上的患者始发于耳轮和拇指关节,逐渐累及多个关节,如趾跖、踝、指、腕、肘、膝、肩髋、脊椎;还有少数发生在鼻软骨、舌、声带、眼睑、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痛风结节有大如鸡蛋、小似芝麻。病痛多在静态时的子夜发作,其痛如刀割或咬噬样剧痛。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红肿热痛,局部不能忍受被单复盖和周围震动。痛风之疾,非一日之寒,由于近20多年来普遍性的酒桌办公,过量摄入酒、肉、盐,加上大量含有激素和农药的食物,以及滥用抗生素和化学激素的药源性伤害,导致机体正常代谢模式发生改变,免疫功能失调。造成痛风和无菌性骨坏死以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猛增,而且在城市中的发病例明显趋于年轻化。且看那些离退休的老红军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军人,建国功勋。由于他们历尽艰苦,在任时也只是粗茶淡饭,离职后无权贪杯,保持优良的生活作风,胸怀坦荡,心理和生理都很健康,也很长寿。从他们身上就能体现苍天有眼。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我国以痛风为代表的公务病,发病率将成为世界之首。

治疗: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痛风的常用药有:秋水仙碱(毒副作用:有明显的胃肠刺激,降低白血球,脱发,乏力);羟基保泰松(毒副作用:引发胃炎、水钠潴留、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消炎痛(毒副作用:引发胃炎、水钠潴留、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托美丁、芬必得、炎痛喜康(毒副作用:损伤中枢神经,损害肝功能);强的松(共有57种毒副作用,须慎用);丙磺舒(毒副作用:发热、皮疹、胃肠刺激、肾绞痛以及激起急性发作);磺吡酮(毒副作用:发热、皮疹、破坏胃粘膜、胃肠道溃疡);苯溴马龙(毒副作用:刺激胃肠道、发热、皮疹、肾绞痛)。对于巨大痛风石溃破瘘管者,采用手术刮除。

(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着广泛的方法,整体观的辩证施治是安全有效的绝对优势,痛风是中医痹证的范畴。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散结、调和脏腑气血的基本大法。我现将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双虎通痹丸》介绍给同仁或患者参考使用,《双虎通痹丸》虽然是专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特效药,但对“痛风”也有卓效。其实这两种病的治疗机理都是化瘀散结,通络止痛。这就是“异病同治”的道理。《双虎通痹丸》主要由血竭、元胡、重楼、刘寄奴、乳香、没药配制而成,患者可以将此处方各等份自行配制粉碎后装进零号胶囊。每日服3次,每次服8粒。对“痛风”一般情况下服用3天就能显效,通常最好连续服用4周,以便巩固疗效。

本文是兰金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