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丁建 三甲
丁建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胃肠与疝外科

淋巴结肿大简介及病理病因

16770人已读

淋巴结肿大(lymph node enlargement)可通过触摸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而发现,但肺门、纵隔、腹膜后和肠系膜等体内肿大的淋巴结则要靠X射线、CT和B超等才能发现。常见3种情况:

①良性肿大。包括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肿大。临床常呈良性经过,随着病因去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

②恶性肿大。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临床呈恶性经过,淋巴结持续性进行性肿大,若不积极治疗,常会进行性恶化死亡。

③介于良性与恶性间的肿大。如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和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等。开始常为良性,可变成恶性而致命。

因此在确定淋巴结肿大后,关键是确定其原因和性质,局部肿大伴明显疼痛者常提示感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者常提示恶性肿瘤性疾病。骨髓穿刺特别是淋巴结活检可帮助确诊。淋巴结肿大的治疗以病因而定,如淋巴腺结核可应用链霉素和雷米封等,若为恶性淋巴瘤,应以联合化疗为主,若为癌症晚期转移,则预后极差。

病理病因

一、感染
1.急性感染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如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等。

2.慢性感染

细菌、真菌、蠕虫、衣原体、螺丝菌病、丝虫病、性病性淋巴结肉芽肿、梅毒、艾滋病等。

二、肿瘤
1.恶性淋巴瘤Hodgkin病与非Hodgkin淋巴瘤。

2.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等。

3.浆细胞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4.肿瘤转移 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三、反应性增生
1.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

2.血清病及血清病样反应。

3.变应性亚败血症。

4.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

四、组织细胞增生及代谢异常

1.郎格罕(Langerhan)组织细胞增生症。

2.脂质沉积病。

3.结节病。

丁建
丁建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胃肠与疝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