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卢芳芳 三甲
卢芳芳 医师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内分泌科

一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亲身经历

8388人已读

从一个在北京没有片瓦的农民工到拥有几处房产的长城出版社编辑,再到不得不变卖房产糊口,他究竟遭遇了什么?又是怎样的磨难,迫使这个面对暴徒都不屈服的汉子,忍心丢下妻儿曾两度自杀?

患者董某某,男,57岁。2000年的一天,他抽出了难得的时间陪着妻子去菜市场买菜,忽然听到一位女同志高喊:“抢劫啦!”。董大伯顺着声音望去:那不是单位的同事嘛,便想都没想冲着劫匪冲了过去。劫匪见情况不妙,撒腿就跑,一路剧烈的追赶,董大伯把劫匪堵在了一个死胡同里,劫匪见势把包扔下跳墙跑掉了。同事的包追回了,但是董大伯却口吐酸水,继而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经休息后症状很快就缓解了,董大伯也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从此以后,反酸、咳嗽、胸闷的症状便时常发作,并且越来越频繁,症状也一次比一次重,严重时会出现咽喉部发紧的窒息感。后被诊断为 “支气管哮喘”,每次发作时用“万托林”等可以缓解症状。但近几年用药控制的效果也越来越差,气道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刺激性气体、异味、冷热空气、饱食及饥饿均可以诱发,这给董大伯以及他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近3年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出现了进食水呛咳、流清涕、打喷嚏,咽干痛、异物感,喉部发紧、声音嘶哑不适症状。董大伯也因此辗转就诊于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各大医院,均无一例外的按“支气管哮喘”治疗,但是效果却不佳。相信每一位医生都清楚,“哮喘”是可以控制、缓解症状,但是却不能治愈,病人的医药花费也是巨额的。董大伯这几年为了治病把房子、车都卖掉了,病情还是没有得到控制。一次次喘憋的濒死感的折磨,经济的重担,家人无尽的担忧,董大伯绝望了,他曾两次试图以死来摆脱哮喘的魔爪,两次都幸运的被家人及时送往了医院。

201041日,董大伯经----介绍听说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哮喘,便怀着一线希望来到了我科门诊,在门诊做了胃镜、食管压力测定及食管PH24小时监测检查,胃镜报告提示: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压力测定报告提示:LESUES的压力均低于正常,且食管蠕动协调性差;食管PH24小时监测报告提示:食管低-高位病理性酸反流。这些检查结果完全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就这样董大伯在医生的建议下住进了我科病房。

入院后,记得当时问病史时,董大伯的心情特别激动,说来道我科他自己就像掉进河里的人抓住了最后一缕救命的稻草,打算射频治疗和胃底折叠术治疗都做。我们给董大伯积极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并给予平喘、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经过吴主任及科里各位医生的讨论,我们决定先给董大伯实施食管微量射频治疗观察一下疗效。2010年4月20日我们给董大伯实施了食管微量射频治疗,手术约40分钟,术程非常顺利。术后董大伯未在出现反酸、咳嗽、喘憋等症状,脸上洋溢出了许久未曾展露的笑容。临出院董大伯眼睛里浸泪花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在这个春天里,为我解除病痛,给了我生的希望。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病痛的折磨和随时可能发生窒息的濒死感,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切的体会到活着这样美好!”那一刻,吴主任以及科里所有的医护人员的心都酸了。

我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的创始人——汪忠镐院士,也曾经数次遭遇胃食管反流病的折磨,在他的病已基本缓解后,他依旧在古兮之年,为把和他一样在病痛中挣扎的人解救出来而四处奔波。汪院士经常对我们说:“我活着,我一定要让更多和我得一样病的人也活着。”正是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大爱无语,却造福人间。

卢芳芳
卢芳芳 医师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