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准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危险因素

发表者:崔准 人已读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趋势:全球约2亿多女性、1亿中年男性患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70岁之间的女性约1/3患有骨质疏松,80岁或以上的女性约2/3患有骨质疏松,50岁以上的男性约1/5在一生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欧洲每30秒就有1个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2006年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301医院统计70岁以上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约58%。

检测骨密度时用的T值是以年轻和健康的白人妇女的骨矿密度值为基础,高于或低于基准峰值的标准差定义为T值。

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是根据DXA测量的T值为唯一参数,这个标准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但使用十几年后开始出现一些争议。

维生素D缺乏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中国人普遍缺乏维生素D。北京市正常人群血清25(OH)D为16.2±4.6ng/ml。北京地区45岁以上妇女随机抽样结果12.49±5.43ng/ml。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 冬季,由于大多数人往往较少进行户外活动,导致阳光照射不足;衣物厚重减少了暴露阳光的皮肤面积,较少摄入奶制品及富含油脂的鱼;冬季到达地球表面的日照辐射减少;空气污染进一步降低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过多使用防晒霜;肤色较浅的年轻人每日大约需要日光照射15至30分钟,而肤色较深者则需要照射更久;老年人的皮肤产生维生素D能力下降;无法外出或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率达30%至80%。

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 内分泌紊乱:库兴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垂体催乳素瘤、性腺功能减退;慢性疾病:胃肠吸收障碍、肝功能损害、肾性营养不良;肾小管性酸中毒、类风湿关节炎、氟骨症、神经性厌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肥大细胞增生症;先天性疾病:成骨不全、高半光氨酸血症、Fanconi综合症、马凡氏综合症;营养障碍: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缺乏、肝豆状核变性等诸多疾病均可导致骨质疏松

药物与制动的影响: 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甲状腺素、肝素、酒精、免疫抑制剂、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芳香化酶抑制剂、 利尿剂、罗格列酮等。

其他:制动、废用、失重。

骨质疏松性骨折概念:是由于骨的正常组成及结构发生变化,使骨骼失去了正常的力学特性,在受到很轻微的外力或者体重本身的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

跌倒的危险因素:年龄因素;感觉减退:视力差、听力差、触觉痛觉和关节位置觉减退、肌力下降、步态不稳、平衡功能下降;老年疾病的影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帕金森病、小脑病变、体位性低血压、老年痴呆症、白内障、抑郁症、贫血、前列腺增生、糖尿病、骨关节病、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症等;环境因素(50%跌倒与此有关):灯光暗、地面湿滑和 不平、新环境不熟悉、浴室和卫生间没有把手、物品摆放发生变化等;药物因素:助眠和镇静药、降压药、前列腺增生用药、降糖药、止痛药等.;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情绪不佳、怕给子女增加负担等;生活习惯:酗酒、鞋不合脚等。

本文是崔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