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岁骨折手术
主角:潘光锡,101岁
手术名称:左股骨颈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2008年10月21日早上,老八路潘光锡老人在自家饭厅吃早餐时意外跌倒不能站起,被紧急送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经检查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当时,老人无法自行坐立,蜷缩在床上,痛苦呻吟。听说要手术,老人像小孩子一样反对。可不手术,疼痛就难以解除,毫无生活质量可言,只能一直卧床,动弹不得,被疼痛折磨得不行,老人终于答应手术。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老人已101岁高龄,而且还患有高血压,血管硬化,血糖偏高,心肺功能处于代偿状态,身体应急能力差,恐难以承受手术,并且术中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术后并发症也多,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褥疮等,手术难度极大。
经过术前全面评估,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各相关科室集体会诊,经过多次术前讨论,医生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
10月30日上午,骨科陈庄洪教授、蔡贤华教授等众医生为潘锡光老人进行了“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实行腰麻+连硬膜外麻醉,术中人是清醒的。由于老先生的耳朵不好,麻醉师不得不非常大声地询问他的感受。谁知,麻醉药完后,血压急剧下降,麻醉师马上给予升压药物升压,待情况稳定,医生们才娴熟地开始在患处实施手术。
如果手术时间过长,对老年人整个身体机能来讲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只是,医生们凭借娴熟的技术,密切配合,只用了1个半小时,就完成了手术,术中出血量不到200毫升,术后老人的状态还不错。护理人员还帮他进行翻身拍背,肢体按摩的康复手段。
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精心的照顾下,老人可以不借助外力端坐,患肢在康复训练下可以活动,也没出现什么并发症。两周后,潘锡光老人就被转到干部病房进行康复治疗。现在,老人不仅可以站立,搀扶着还可以走几步,笑容又回到他的脸上。
专家点评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蔡贤华点评:
股骨颈粗隆间骨折被戏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该处骨折的发生往往是年迈致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后完全不能活动,不得不卧床,因此极易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及深静脉血栓。如果不做手术,患者只能在床上度过余生。生命在于运动,人不能动,相当于是放弃生命,跟很多放弃手术的病人一样,可能很快离世。手术是有风险,可这控制的风险与可预计的死亡相比,权衡利弊,自然是选择手术就等于抢救生命。家属的积极支持也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手术方式上,如果采用传统的开放性伤口,是在手术打击上的另一个重创,所以我们选择微创的闭合复位,手术的创伤更小;再者,老人的骨质松软,好比是泥巴墙,普通的钢钉很难在上面固定,这也是老年骨科患者手术难度之一。我们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将骨折处牢牢固定。再者,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我们将手术时间控制在1个半小时,大大减轻了对老人身体的打击。
虽然手术后患者也需要卧床,但是这个卧床与术前不得不卧床相比,患者疼痛消失,愿意活动,活动范围较大,能够自行翻身,时间短,因此卧床的相关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结石、褥疮等就能够有效避免。
-----源自[家庭保健]
本文是蔡贤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