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浅谈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发表者:陈洁 人已读

在平时的门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来就诊,症状是突然觉得耳闷,听声音很轻,或者觉得耳内有奇怪的声音;或是孩子没有任何主诉,而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呼之不应,看电视时声音开得很响。通过声导抗,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一系列检查,或耳部的CT扫描,我们可发现这些孩子的中耳鼓室内存在液体的积聚,临床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急性中耳炎留下的后遗症,也可能是中耳炎反复复发导致,也可能因为腺样体肥大,鼻息肉,鼻窦炎阻塞咽鼓管导致的。

以往有的意见认为对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不需要给予任何治疗,它往往在几个月后能自己痊愈。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如果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能缩短痊愈的时间,明显改善症状。一般小儿,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抵抗力差,容易呼吸道感染,如果不给予治疗会造成鼓膜质量的改变,或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所以在门诊我们一般是给予局部的滴鼻剂,或喷鼻剂,它可以明显减轻鼻黏膜的肿胀,减少鼻腔中的分泌物,有助于咽鼓管的再开放,口服抗过敏药物,可减轻咽鼓管的肿胀和分泌液体的进一步生成,其它的如黏液稀释剂也可稀释鼓室的液体,促进液体吸收和排除。

如果在门诊治疗2-3个月,仍有中耳鼓室积液话,那我们建议应该及时行鼓室穿刺抽液体,置入通气管,否则时间太长,容易导致鼓膜萎缩,变薄,钙化斑形成,或鼓室粘连,或更严重的是因为渗出液体的毒性物质的吸收,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至于放入的通气管一般在半年到一年之间能自行脱落,只要注意术后的复诊就可以了。

如果是因为腺样体肥大,鼻息肉阻塞咽鼓管导致的还应该行腺样体,鼻息肉的手术治疗。

本文是陈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