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盛梅笑 三甲
盛梅笑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肾内科

如何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

6111人已读

肾与我们人体的其他器官不同,它受到损害时往往悄无声息,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等到出现症状时再就诊,肾功能可能已丧失大半,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如何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1、关注早期信号

慢性肾脏病在未诊断前可以出现许多症状,如疲劳、乏力,眼睑、颜面、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异常,排尿疼痛或困难,夜间排尿次数增多,腰酸痛,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呼气带尿味,皮肤瘙痒等。这些症状均不具有特异,但都可能表现于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中。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的理化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2、定期体检

除了关注早期信号,定期体检也是发现慢性肾脏病最有效的方法。很多患者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都是通过定期健康体检查出来的。常见的肾脏病的检查有尿液检查、肾功能及肾脏B超等。另外,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需要依靠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来发现早期肾脏损害。下面介绍体检中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常用的检查项目。

1)尿常规:作为无创性检查,它可以方便、快速又经济地检测出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异常情况,是发现肾脏病的一个重要窗口。血尿是指尿中出现高于正常值的红细胞,可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外伤等。血尿不严重者肉眼不能发现,需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镜下血尿;血尿严重时尿液可以呈现洗肉水样甚至血色,称肉眼血尿。而蛋白尿则是指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上限,也提示有肾脏病可能。正常人在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都应该为阴性或正常值范围。如果出现阳性或超出正常值,则须进一步检查,明确蛋白尿与血尿的原因。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收集患者一天24小时的全部尿液,检测其中所含尿蛋白的总量,正常值<150毫克。在发现尿常规中尿蛋白阳性后,我们通常都会进行该项检查,更精确地对尿中蛋白进行定量。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多,则提示可能存在肾脏病。

3)尿微量白蛋白:这项检查可以测出尿常规所不能检出的异常尿蛋白增多,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正常值为每分钟<20微克或24小时<30毫克,若升高则可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此项检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另外,对于高血压性肾损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导致的肾损伤以及代谢综合征所致的肾损伤均有早期提示作用。

4)血肌酐:这项检查通常出现在我们的生化检验单上,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它的异常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5)血胱抑素C:是评估肾功能早期受损的指标,通常在血肌酐升高之前就出现异常。

6)肾脏B超:主要观察肾脏大小、肾皮质厚度、肾结构是否清晰等,慢性肾脏病可表现为肾的尺寸变小、肾皮质变薄、肾内部结构模糊不清。

7)肾脏ECT:可以了解每个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较为精确地反映肾功能状况。

3、高危人群的筛查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采取相应手段实时追踪、评估肾脏情况也是发现肾脏病的重要手段。这些人群应当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还应该关注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更敏感、更准确的检查项目,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肾功能也在逐渐衰减,也应半年化验一次肾功能。

所谓高危人群包括: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以累及全身微血管,包括肾小球血管。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会导致糖尿病肾病。正如前面提到的,这类患者除了检查尿常规外,还要检查尿中的微量白蛋白。若3个月内3次检查中2次以上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则可被确认为微量白蛋白尿。如果化验结果正常,仍需要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密切监测肾脏病情的变化。

2)高血压患者:肾是高血压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血压如果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约40%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进一步导致肾功能受损。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肾脏损害早期大部分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受损,同时也提示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

3)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指肥胖、高血脂、高血尿酸患者。代谢综合征及其各个组成如高血脂、高血尿酸等都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尿酸患者可以发生痛风,同时累及肾脏,称之为痛风性肾病。

4)肾脏病家族史者:如家庭成员中有肾脏病史,个人患肾脏病的概率要升高5~8倍。因此,家庭(尤其是直系亲属)中如果有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他成员也应该定期做肾方面的检查。

5)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肾在解剖结构与生理代谢方面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临床上对老年患者的肾脏病相关指标会结合患者的年龄和相关的肾增龄变化进行评估。

6)长期服用有肾毒性药物的患者: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是导致肾损害的最常见药物。大家在服药时应按标准剂量、用法或遵照医嘱,避免对肾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除了上述高危人去外,慢性泌尿系感染、尿路梗阻、过度饮酒、一侧肾切除或先天性独立肾、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高蛋白饮食、吸烟,以及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这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关注相关症状并定期体检。

总之,要知道您的肾是否健康,您必须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而不是凭个人的自我感觉。只要到医院进行简单的尿液、血液和超声检查,就完全可以实现对肾脏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尤其是别忘了最基本的尿液化验。即使已经患上慢性肾脏病,经过早期积极治疗,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发展。

盛梅笑
盛梅笑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