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良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两只蟾蜍体验3G 千里之外相互感应

发表者:杜良杰 人已读

日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主任杜良杰与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王志功携手,通过“微电子神经桥”和3G无线互联网传输系统成功进行了相隔1000多公里的两只蟾蜍的坐骨神经信号相互感应实验。

实验开始前,在南京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实验室和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损伤实验室各制备一只去头蟾蜍,使其俯卧。实验开始后,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参加实验的专家们用滴管将0.05ml的5%醋酸滴到作为信号源的去头蟾蜍的左脚脚趾上,由于条件反射,该蟾蜍的左腿坐骨神经会诱发神经信号,左腿作出缩腿的动作。此时,在该蟾蜍坐骨神经上安装的具有信号采集作用的电极,检测到的蟾蜍左腿坐骨神经上的神经信号后,通过电脑的3G移动通信无线端口与互联网接通,设在千里之遥的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损伤实验室内的电脑也通过3G移动通信无线端口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号,并经再生电路放大处理后,成为受控去头蟾蜍功能电激励用信号源,刺激受控去头蟾蜍的左腿坐骨神经,北京去头蟾蜍左腿同步产生了与南京蟾蜍类似的缩腿动作。

多年以来,已有人在为瘫痪病人的康复训练设计出控制肢体运动的功能电刺激装置。但由于人们现在还不知道人体哪怕是一种最简单的运动所对应的神经编码是什么,所以用构思的电脉冲编码作控制信号,所产生的肢体运动与正常人肢体运动的自由度与和谐度相去甚远。本实验的最终构想,就是将健康人运动相关的神经信号探测出来,通过“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技术与瘫痪病人的运动控制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从而使瘫痪病人的肢体在健康人动作相关神经信号的控制下,完成类似的和谐动作,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该实验在探索截瘫病人新的康复训练模式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是杜良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