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随访
针对BPH的各种治疗都应该进行随访。随访的目的是评估疗效、尽早发现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或并发症并提出解决方案。
根据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随访内容也不同。
(一)观察等待
观察等待不是被动的单纯等待。应该告知患者需要定期的随访。在患者症状没有加剧,没有发展到具有外科绝对手术指征的状况下,随访计划可以是第一次在开始治疗后6个月,之后每年一次。如果发生上述症状加重或出现手术指征,就需及时改变治疗方案。随访内容如下: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推荐
尿流率检查和残余尿测定: 推荐
直肠指诊(每年一次): 可选择
血清PSA测定(每年一次): 可选择
(二)药物治疗
在患者症状没有加剧,没有发展到具有外科绝对手术指征的状况下,随访计划可以是服药后6个月进行第一次随访,之后每年一次。随访内容如下: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推荐
尿流率检查和残余尿测定: 推荐
直肠指诊(每年一次): 可选择
血清PSA测定(每年一次): 可选择
α-受体阻滞剂:对这类患者开始服药后1个月内应该关注药物副作用。如果患者有症状改善同时能够耐受药物副作用,就可以继续该药物治疗。
5-α还原酶抑制剂:对这类患者的随访应该特别关注血清PSA的变化并了解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
(三)外科与激光治疗
在接受各种外科治疗后,应该安排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时进行第一次随访。第一次随访的内容主要是了解患者术后总体恢复状况,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并告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时就基本可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内容如下: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推荐
尿流率检查和残余尿测定: 推荐
尿液细菌培养: 可选择
必要时重复上述检查。术后随访期限建议为1年
(四)微创治疗
这类患者由于治疗方式的不同,其疗效和并发症可能不同,建议长期随访。随访计划为接受治疗后第6周和第3个月,然后每6个月一次。随访内容如下: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推荐
尿流率检查和残余尿测定: 推荐
尿液细菌培养: 可选择
本文是黄广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