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引起“卵巢缺失综合症”---中医药来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外阴癌、输卵管癌等,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3.15万,严重地威胁着女性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需要切除肿瘤病灶及内生殖器(子宫、输卵管、卵巢),而放疗和化疗对卵巢有去势作用和损伤,均可导致永久性的卵巢功能损害。由于子宫和卵巢对于妇女的特殊意义,加之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发病趋于年轻化,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较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有着更多的精神压力及负担。这些患者经历了手术、放化疗以后,其康复期面临着癌症患者康复期的共性问题以及本身的特殊问题。女性患者失去了生殖器官,女性激素水平更加低下,对于生育期妇女,绝经期症状体征加速出现,带来体力状况不支、免疫机能下降、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可引发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据报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危机的发生率为20%-50%,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卵巢缺失综合征是指在闭经前切除双侧卵巢,血中雌激素水平低下,表现出以发热、发汗、颜面潮红为主的血管运动神经症状,骨质疏松、泌尿生殖道萎缩和心血管疾病等其它系统症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卵巢缺失综合征不同于卵巢自身萎缩时的卵巢缺失,往往急性起病,因而术前就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非常重要。1947年,WHO提出“健康是不仅没有疾病和虚弱,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随着健康观的进步,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Engel)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临床医学关注的重点也由治疗“人的病”转变为治疗“患病的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常与疾病和治疗有关。恶性肿瘤治疗目的不仅是通过各种治疗延长生命更为重要的是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国内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较少,量化的研究极少。生存质量的概念已渗透到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各方面,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应多考虑生存质量以便采取积极的医疗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对于卵巢功能衰退的治疗西医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HRT)为主。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者,在完成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后,面临的是如何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但是,由于激素治疗对这些肿瘤患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缓解这些肿瘤患者由于切除性腺和治疗所引起的机体不适;另外,激素的应用可能导致肿瘤的复发或病情进展。在这一人群的妇女,如何选择和使用激素治疗,至今尚无确切的适应证、治疗方案和随访观察的流程。近年来,国外诸多报告显示,对妇科恶性肿瘤选用补充替代药物(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来控制绝经症状的发生,并未增加恶性肿瘤的复发。CAM是多种药物和健康保健措施的总称,与通常的药物不同,包括草药、维生素、针灸等。中医药在防治卵巢功能衰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突出整体观念,表本兼顾,针对病因病机,发挥多靶点调控的优势,符合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本文是叶宇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