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让漏尿的烦扰远离生活 ----浅谈尿失禁

发表者:陈忠 人已读

吴女士,35岁,是某集团公司产品开发部负责人。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喝水或按时如厕。近几日老是觉得有下腹疼痛、尿频、尿急等不适,常为了上厕所,不得不中断主持的会议。最让她感到尴尬的是,当她有尿意的时候,还没到洗手间,就有部分尿液漏出,弄湿了内裤。

张女士,42岁,已有两个小孩,在某银行工作。由于个性随和、豪爽,与同事间关系良好,办公室里常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但最近她突然沉默了,原来她有了新的烦恼,只要大笑,尿液便不由自主漏出,尤其是有伤风感冒时,只要咳嗽就得勤换内裤,令其苦不甚言。

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尿失禁,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特别多见于女性。但是引起尿失禁的原因及治疗各有不同,以吴女士而言,根据她的症状,很可能是患了急性膀胱炎合并有“急迫性尿失禁”,而张女士则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那么什么是尿失禁呢?所谓尿失禁,从广义上讲,除婴儿的排尿属于生理的非自主性排尿外,成年人由各种原因,小便在不由自主的情形下由尿道流出,都可通称为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甚,虽然我国有众多的患者,但目前尚无详细的统计资料。据美国的统计资料,在美国至少有一千三百万的人曾发生过尿失禁,其中一千一百万为妇女,1995年尿失禁的治疗费用为278亿美元。由此可见,尿失禁的病人众多,对社会财富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由于有些患者的遗尿量不大,往往不引起患者的注意而不就医,也有些患者因为害羞,而不愿意就医。遗尿常常令患者陷入尷尬的場面,有时还会伴有尿骚味,妨害正常生活及作息,也可影响人的社交活动。有不少人因为担心尿失禁会当众出丑,而将自己关在家里尽量少应酬,即使万不得己需要出门,通常也是大包小包的带着卫生纸或纸尿裤,且一到目的地,什么事都先放着,第一个先找厕所。有时还会造成夫妻间性生活的不和谐,其中的沮丧、懊恼、无奈的滋味,只有身受的人才能体会,有的患者的生活从此走入黑暗、自怨自艾的日子。因此,有的人将尿失禁称为“社交癌”实在有他的道理。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诸多身体上的不适。由于漏尿,会引起会阴部及下腹部、大腿根部皮疹、皮肤感染、溃烂,还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结石,严重时会影响双侧的肾脏功能。

既然尿失禁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它是怎样产生,又有那几种情况呢?我们来作一简单介绍。

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后,将多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分离出来,经由输尿管流到膀胱所形成。膀胱是由肌肉所构成的一个肌肉袋子,贮存在膀胱的尿液需要经过尿道才能排出体外。膀胱到尿道的出口有一个闸门是由一种特殊的肌肉叫做括约肌在控制闸门的开关,与尿道相邻的膀胱颈部也参与这个过程。在贮尿时膀胱呈松弛状态,像有弹性的橡皮囊一样慢慢膨胀,这时尿道内压只稍微增加,即使有少量尿液也能忍受,直到容量超过300毫升后尿意才渐渐增强,这时的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仍是紧闭着,即使咳嗽或跳跃使腹压增加也不会有漏尿现象。强烈尿液的信号由神经传到大脑后,就下指令要我们找厕所小便,等一切准备妥当,中枢神经才会下令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松弛,膀胱本身的肌肉(称为逼尿肌)收缩,尿液就被积压,经尿道顺利排出。膀胱排空后,又恢复到前述的贮尿期,如此周而复始,小便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了。除了上面提到的膀胱自身的肌肉、尿道括约肌外,人体骨盆底部的一些支撑骨盆内器官如膀胱、直肠、子宫等器官的肌肉群,也参与尿液的控制和排放。

明白了膀胱的正常功能后,就不难理解尿失禁的成因。如果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无法正常的关闭,或膀胱肌肉反射过度,未达到正常容量就强烈收缩,就发生尿失禁了。引起尿失禁的病因很多,尿失禁的分类方法也很多,由于各种见解不同,致其分类不够统一。在临床上,一般按其不同的病因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和真性尿失禁四种。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最高,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女性。正如其名称所反映的那样,这是一种在咳嗽、喷嚏、行走、站立或奔跑等腹压增高情况下发生的尿失禁,即使此时膀胱内并未充满尿液。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正常妇女偶而也可发生。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损伤所引起。胎儿通过阴道娩出来时,由于阴道过度扩张,必然或多或少的损伤阴道及盆底的支持组织。尤其是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难产手术所引起的盆底组织损伤更为严重。如这种损伤波及到支持尿道及膀胱的支持组织,必然改变尿道、膀胱的生理位置,进而影响尿道括约肌及膀胱颈控制尿液的能力,导致压力性尿失禁。也有的妇女并没有经阴道分娩过孩子,在更年期前后也常出现尿失禁,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导致卵巢激素的分泌减少,使支持膀胱、尿道的盆底组织张力削弱,或其血液供应减少,造成对尿液的控制能力下降。当腹压传到膀胱后,引起膀胱内压力增加, 尿液不被控制的溢出。也有少数的男性因前列腺手术后,尿道括约肌受到不完全性损伤,引起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按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级,即第一级:仅在重度的压力下,如咳嗽、打喷嚏、抬重物时才有小便失襟;第二级,只要在走路、站立、购物时等轻度压力下就有小便失襟现象;第三级:不管在任何活动或姿势下都会有尿失禁情形,由于症状的轻重不一,治疗方法也各异。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患者失去控制逼尿肌收缩能力,而引起的尿失禁。这种类型的尿失禁与膀胱内的尿液多少无关,而出现的一种紧迫的排尿。其病因主要有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石、肿瘤等,经常有较强的刺激传导到大脑的排尿中枢,由于这种刺激超过了正常生理限度,而出现的一种非自主排尿。另外也可由于某些神经系统病变,使大脑抑制排尿中枢的能力不足所致,因而在膀胱内尿量不多或泌尿器官无病变时也可出现紧迫性排尿。紧迫性尿失禁常与压力性尿失禁合并存在,且两者极易相互混淆,必须通过详细检查才能作出鉴别诊断,两者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

充盈性尿失禁是膀胱内尿液大量潴留,使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内压力不断上升,直到相当高度时,有少许尿液由尿道溢出,或者患者有尿意感时排尿后,膀胱内仍残留有大量的尿液、这种患者常由于膀胱内尿液充盈,自认为下腹部有肿瘤到医院就诊,经导尿后膀胱排空,肿块消失,才被诊断为充盈性尿失禁。这种情况在医院外科门诊及妇科门诊是经常见到的。引起益尿性尿失禁的病因有二。一为尿路下段有部分梗阻,使排尿不畅,经常有尿液潴留,长期膀胱过度膨胀,导致膀胱肌肉收缩力减弱,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排尿功能。最常见的为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次可见于男性尿道狭窄、女性膀胱颈梗阻、男性前列腺癌等患者。二为神经性疾患,使膀胱处于麻痹状态,失去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不能完成正常的排尿动作。如见于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脑血管异外后患者、及脊髓损伤或先天发育异常的患者。两者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真性尿失禁患者相对少见,病人不管在何时何地,不论何种姿势,都无法控制漏尿,尿液持续或间断地经尿道外口流出,而膀胱内基本无尿。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外伤、手术等因素严重损伤尿道括约肌,使之失去弹性及闭合的能力。这类尿失禁相当令人泄气,因为患者只要一站立时,尿液便从尿道流出,滴滴答答有如水龙头没关紧般一直流出,它的处理相对较为困难。

由于尿失禁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又因经常尿湿衣裤,尿液腥臭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使患者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及创伤。除前面提到的尿失禁对身体的损害外,有时尿失禁是某些严重疾患的早期表现,如脑、脊髓、膀胱或前列腺肿瘤,这些肿瘤并非常见,但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结果。总而言之,尿失禁意味着身体机能某一部分不正常。因而对尿失禁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并做好预防机治疗保健的工作,才能使患者的生活畅快无忧。而值得高兴的是,绝大多数尿失禁都是可以治愈或经治疗后能有显著改善的。

对于尿失禁,有些人可能存在一些误区,解决了这些误区,能让更多的患者走上求医之路,重新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1.对尿失禁无能为力。

事实上,对于尿失禁大有所为,通过行为训练、辅助装置、药物或手术,能使觉大多数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治愈。

2.尿失禁是随年龄增大后自然发生的现象。

事实上,不管在任何年龄,尿失禁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与年龄增长相关的下尿路变化使得尿失禁在老年患者中更容易发生,但是,即使再老的病人,尿失禁也是可以治好的。

3.尿失禁唯一的成功治疗方法是手术。

事实上,决大多数患者能通过非手术方法治好。

4.生育妇女发生尿失禁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经阴道分娩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或张力下降,但并非尿失禁不可避免。有目的的锻炼可防止或改善尿失禁症状。

5.偶尔少量漏尿,例如喷嚏或咳嗽时漏尿没关系,不值得上医院看病。

事实上,有漏尿就说明机体有地方不正常,就应该上医院,即使不能完全解决原发疾病,也可改善漏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鉴别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尿失禁,这往往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结合尿失禁表现和相关检查才能确定。作为一名患者,保持详尽的尿失禁记录有助于医生的决策。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行为疗法、药物疗法、辅助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治疗应循序渐进,通常开始时采用对患者损伤小、危险性少和经济有效的方法。行为疗法需要患者训练学习,并持之以恒,有很高的成功率,大多数患者尿失禁能改善或不再漏尿,且这种方法没有副作用,没有创伤,对进一步治疗也没有影响,常作为首选方案。

压力性尿失禁是最常见类型的尿失禁,作为患者,要避免过分用力,尽量减少必须屏气使劲的动作或劳动,及时治愈有关可能增加腹压的疾病,例如便秘、慢性咳嗽和气喘等。据有关资料表明,山茱萸、龙虱、栗子、草莓、干贝、饴糖、韭菜、红花菜、芡实和胡桃等食品,具有减轻尿失禁的作用,不妨酌情食用。保持外阴部清洁,尿失禁后及时更换内裤,保持干燥。并且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这样可以有控制地减轻尿失禁的程度。患者在打喷嚏、咳嗽、提重物或弹跳时,应事先缩紧尿道括约肌,以免尿液外漏,在室外时,可使用成人纸尿裤。

尿失禁程度较轻者,可通过凯格尔练习,锻炼控制排尿的尿道周围肌肉及辅助排尿的骨盆底部肌肉,使尿失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治愈。凯格尔运动最初是用于协助产妇产后恢复的,后来发现对男、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有很好疗效,可以使50%~75%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改善漏尿症状,因此逐渐得以推广和运用,它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自我鉴别盆底肌肉的位置。一种方法是开始排尿后,试着减慢并停止排尿,如果你能够减少尿液流量,哪怕只有一点点,那么你就用对了肌肉。你可以感受到尿道及直肠周围肌肉的压榨感。然后,放松身体,闭上眼睛,想象你正在排尿,并控制停止排尿,你可以感受到第一步中介绍的肌肉收缩的感觉。收缩上述肌肉3秒,然后放松3秒,在收缩和放松的时候,可缓慢计数。开始做这个练习时每天3次,逐渐过度到每天3~8组,每组10次,每次收缩肌肉的时间维持10秒。这项练习在家里、办公室里及户外均可进行,可采取卧位、坐位或立位。但要注意,练习时,不能收缩腹部和臀部的肌肉,不必摒住呼吸、捏紧拳头或咬紧牙关。有时不正确的或过度的练习会导致阴道肌肉过分紧张,引起性交痛,过度的练习也可使肌肉疲劳并导致漏尿,这种练习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功效,至少8周以上,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一旦中止练习,排尿可能会回复到初始状态,因此,不要轻易地放弃这种锻炼,而要循序渐进,持之以的进行。。如果经过3个月以上的时间练习,尿失禁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就需要找医生看看,了解练习方法是否正确,或改用其他治疗措施。为了增强盆底肌肉锻炼效果,也可以加用阴道圆锥辅助锻炼。这组装置由5个21~67克不同重量的阴道塞组成,将阴道塞如放卫生面条一般插入阴道内步行15分钟,每天二次,初始重量以训练时不使阴道塞掉出为标准,然后逐渐加重,对单用凯格尔练习无效的女性患者,可试用这种装置,有时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采用电刺激盆底肌群也有助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这种方法是通过电流刺激骨盆底肌肉组织,使之产生不自主的收缩,让逐渐无力的盆底肌肉变得强壮,防止尿液渗漏。

压力性尿失禁的药物治疗多采用一些增加膀胱颈肌肉紧张性的药物。对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患者,可以补充一定量的雌激素,可以增加盆底肌肉的张力和促进尿道粘膜增生,增强对尿液的控制能力。一般服药6周后起效,1年后能达到最大疗效。由于雌激素有诱发子宫癌的可能,同时服用孕激素能减小这种可能性。对于行为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采用阴道托,抬高膀胱颈和尿道,或接受手术治疗。比较简单的手术方法是在尿道周围注射自体脂肪或其他物质,增加尿道阻力。

至于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也因为发生原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饮食及生活上,避免和限制含咖啡因的食物和药物,如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限制饮酒、碳酸盐饮料、桔子汁、辛辣食物和含有人工甜素的食物,因为这些物品对膀胱壁有刺激作用。每天保证2~3千毫升的饮水量。勤去洗手间,即使没有尿意。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记录排尿日记,当你发现大约每隔3个小时左右有尿急症状时,可每隔2个小时左右主动排尿一次,必要时可用一个闹钟提醒你。平时穿容易脱下的衣裤,临睡前克制水分摄取,排空尿液。保持排便通畅。通常因为感染引起的尿失禁,只要寄予适当的抗生素及抑制膀胱收缩的药物即可,但平时应多喝水、不要憋尿。而因为紧张、压力大、焦虑的患者,可训练排尿习惯,先在短时间内固定去排尿,再慢慢延长,同时配合用一些轻型镇静剂及膀胱松弛剂,可有效改善尿失禁问题。男性急迫性尿失禁,因前列腺肥大的可以用药物或手术治疗。对于顽固性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用“泌尿起搏器”持续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减少排尿次数。

对充盈性尿失禁患者,早期可采用促进膀胱肌肉收缩的药物,行为治疗多无效。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导致膀胱尿道感染,男性患者还可引起前列腺炎或附睾炎、睾丸炎等并发症。由梗阻引起的,可以考虑手术解除梗阻,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采取自我间断导尿术;对由于神经性病变引起的,可以切断括约肌,使之变为真性尿失禁,再同真性尿失禁处理,或也采取间断自我导尿术。

真性尿失禁,目前尚无很好的处理方法,男性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阴茎外部集尿装置或阴茎夹控制排尿,女性患者可使用成人纸尿裤。在西方国家,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使用人工尿道括约肌控制真性尿失禁,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今年这套装置引入我国,在北京、杭州做了数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尿失禁的患者不应悲观,这种疾患大多数是可以治疗的,部分患者甚至有治愈的可能。有了尿失禁,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干爽过一生不是梦。我们愿所有尿失禁的病人能早日脱离这个梦魇,重新拥有整天干爽不再尿湿的裤子,也重拾一片蔚蓝的天空,重享美好开放的人生。

本文是陈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