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由前列腺组织合成和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3-34)X103 。它在离开前列腺腺腔,前列腺细胞之前经胰蛋白酶样蛋白酶降解,转变成具有活性的PSA。血清中约有85-90%的PSA与蛋白酶抑制剂相结合,称总PSA(T-PSA),约10-15%的PSA是游离形式,称为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后者其血清中的含量其微且恒定。PSA具有靶器官特异性,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PSA浓度明显升高,所以血清PSA的测定被目前公认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早期敏感性在40~75%之间,中后期可达75~95%,因此它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病程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1. 前列腺癌的筛检: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疾病之间的PSA浓度分布有一定的重叠性(4-10ug/l),故前列腺癌早期单测PSA诊断意义不大,若联合F-PSA检测,用F-PSA/ T-PSA的比值对判断前列腺肿瘤的性质有重大的价值。若F-PSA>25%提示为良性前列腺病变,若F-PSA<25%会有高风险的前列腺癌。 2. 治疗前PSA的测定:治疗前血清PSA的水平与治疗成功的可能性成负相关。诊断局限于器官的前列腺癌取决于PSA值,手术前PSA水平<2 ug/L的70%的患者疾病局限于器官内,而PSA水平>50ug/L的患者,约有82%显示绝对手术指征或有盆骨淋巴转移。 3. 前列腺根除术后的病程监测:术后3-6个月内就无法检测出PSA,若PSA浓度升高则预示存在残留前列腺癌组织。 4. 放疗后病程的监测:放疗后PSA的半衰期>88天是肿瘤进展的标志,若PSA水平在12个月内下降到参考范围是预后较好的标志,而未下降到<4 ug/l,则有进展性疾病发生的高风险。
本文是刘久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