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社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椎体骨转移和椎体骨结核的鉴别

发表者:高社干 人已读

流行病学鉴别

椎体骨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其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40~65岁,与该年龄组肿瘤的高发病率相关。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美国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关。脊柱骨转移发生的部位与体积相关,胸椎的发生率为60%,腰骶椎的发生率为30%,颈椎的发生率为10%。多数脊柱转移瘤为孤立性的,多发性的脊柱转移瘤发生率为35%。在一项前瞻性的研究中,脊柱转移瘤的复发率为20%。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RI技术的进步,脊柱转移瘤早期诊断技术已获得相当程度的提高。

椎体骨结核: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性增加、耐药结核比例升高、HIV的传播流行,全球结核疫情成恶化趋势,结核病发病率已明显上升。中国是结核高疫情国家,80%患者在农村。脊柱骨结核是最常见的激发于肺结核的骨关节结核,多发于青壮年,是引起后凸畸形、截瘫的常见原因,残极率高,治疗难度大。其中,胸椎发生率高达39.6%左右,尤其儿童居多。由于胸腔负压、纵隔脏器搏动、胸廓出口毗邻结构复杂和胸椎生理性后凸等因素,胸椎结核易形成椎旁和它处流注脓肿,胸椎旁侧脓肿范围通常较为广泛,文献报道发生率为86.5%~98.5%。上位胸椎脓肿可在胸廓上口部压迫食管、气管造成吞咽困难与呼吸困难。中段胸椎脓肿可沿肋间或局部向体表突出,还可形成张力性脓肿,穿破入肺(约10.9%),脓肿和死骨可咳出或穿入肺脏(3.3%),也可向后突入椎管而出现脊髓压迫症。下位胸椎及胸腰椎结核脓肿可在腰上三角区和腰下三角区突出体表,也可沿腰大肌流注髂窝,继而下降到大腿部。胸椎结核同其他脊柱结核一样好发于椎体,以破坏脊柱的前、中柱为主,又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生理性后凸,应力集中在椎体的前侧, 负重后造成椎体塌陷,导致后凸畸形十分明显。

临床表现鉴别

椎体骨转移:骨骼相关并发症通常是在脊柱转移瘤发生后的3~6周内发生。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于95%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且通常出现于脊柱转移瘤神经损害之前。通常,疼痛发生于颈部和背部,且常有夜间疼痛的特点。疼痛的发生是由于肿瘤突破了痛觉感受器较少的骨髓,而侵及骨膜及其周围。由力学不稳定而诱发的疼痛多是由于脊髓压迫、椎体塌陷和病理性骨折引起。疼痛也可表现为根性疼痛,表现为皮节分布区放射样疼痛。疼痛通常在神经损害前平均7个月发生。

椎体骨结核:起病隐匿,儿童居多,常表现为胸背部持续疼痛,可向胸部、腹部放射。逐渐出现胸椎后凸畸形,脊髓受压者可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行走不稳,二便障碍,甚至截瘫。同时伴有纳差、乏力和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上胸椎结核由于脓肿压迫食管、气管,可出现吞咽困难与呼吸困难。伴有胸腔积液者可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体征包括:胸椎后凸或侧凸畸形,局部压痛、叩痛,脊髓压迫症者出现病变部位以下的感觉障碍、下肢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上胸椎结核可有颈部脓肿及颈椎活动受限,下胸椎结核可有腰上三角脓肿、腰椎活动受限。儿童首诊原因以脊柱后凸畸形(34.8%)多见;常见症状以下肢症状(50.7%)多见,包括下肢无力、步态不稳等;常见体征以后凸畸形(92.8%)多见,可伴有有盗汗、低热、纳差、消瘦、夜啼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鉴别

椎体骨转移:

1. X线检查:早期平片易漏诊,只有当骨转移灶达1~1.5 cm以上,且脱钙达50%~75%,松质骨破坏达30%~50%时X线检查才能观察到。

同位素骨扫描:是探查骨转移高度敏感的方法,可以早于X线检查6个月发现转移病灶。

2. CT图像能早期观察到脊柱轻微的骨破坏、小的软组织肿块及椎体形态、椎管受压征象,CT表现与X线一样分为溶骨型、成骨性和混合型,来源与肺脏、肾脏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常为溶骨性破坏,而来源于乳腺和前列腺则常为成骨性改变。

3. 磁共振检查: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7%,通过T1、T2加权像,可从三维空间通观脊柱、脊髓、神经和软组织受累的情况,对了解病变全貌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4.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能在形态学变化之前发现代谢功能异常,有助于发现一般手段难以发现的微小原发灶和软组织转移灶,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被认为在描述鼻咽癌骨转移在肿瘤分期方面比骨显像更敏感。明确诊断尚需行活检。

椎体骨结核:

1.B超检查可发现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胸腔积液;

2.X线检查可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椎体硬化、破坏、椎间隙狭窄、融合,椎旁影增宽,胸椎后凸或侧凸畸形。但由于肋骨的影响,胸椎结核显示不如颈椎和腰椎结核清晰;

3.CT检查可见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硬化,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死骨形成,椎旁脓肿,椎管内脓肿或死骨压迫脊髓。CT对于术前评估椎体的破坏程度,指导术中椎体切除范围及病椎是否置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4.MRI对于胸椎结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早期发现椎体的炎性水肿、破坏,椎间盘的破坏,椎旁及椎管内脓肿,清晰地显示脊髓受压,还可早期发现附件结核。但MRI对死骨大小、范围的显示不如CT清晰。

总结:

椎体骨转移:多为老年人,无结核接触史,无肺或其他结核。疼痛多明显,夜间更重,健康情况多不佳。无死骨,无反应性骨质致密,椎旁阴影多为圆形,椎间隙正常。有时可找到原发癌肿,休息及抗结核治疗后无好转,且逐渐加重。

椎体骨结核:年龄多为儿童或成年,有结核接触史,有肺或其他结核,疼痛多不明显,夜间不甚疼痛,健康状况尚可。无死骨,有反应性骨质致密,椎旁阴影多为梭形,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无原发癌肿。休息及抗结核治疗后渐好转。

本文是高社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