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谈谈癌症的预防

发表者:董倩 人已读

  1. 1.现状

    世界癌症发病情况:

    1998年WHO报告全世界总人口数约58.5亿,死亡人口总数为5 220万,其中620万死于癌症,占11.8%,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占总死亡的一半以上。新发癌症病人900万。1999年全球人口数达60亿,因恶性肿瘤死亡接近800万人,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3.8%,死亡率为133.3/10万人口。WHO和国际癌症研究协会(IARC)2003年6月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中指出:2000年全球各种原因死亡人数为5600万,其中恶性肿瘤占12%。许多国家癌症病死率占总死亡率的25%。2000年全球有530万男子和470万妇女患恶性肿瘤,其中有620万人死于癌症。

    美国癌症学会200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总计将有约760万人死于各类癌症,而新确诊的各类癌症患者将超过1200万人。美国癌症学会2007年全球癌症情况和数字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重点分析了癌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病类型、发病原因等。报告称,胃癌、肺癌和肝癌是发展中国家男性癌症中最常见的三大类型,乳腺癌、宫颈癌和胃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癌症中最常见的三大癌症。在发达国家,男性中最常见的三类癌症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女性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肺癌

    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吸烟者增加等因素,预计癌症发病率将会继续上升。到2020年,全球每年可能新增癌症病人1500万。WHO再次明确指出癌症是人类主要的死因,预测21世纪癌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控制癌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卫生战略重点之一。

    中国癌症发病情况:

    2012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到中国癌症控制现状时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市场化的历程。剧烈的社会变动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如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这些都是癌症的诱因。另一方面,中国约有3亿烟民,有超过9000万的人口感染乙肝病毒。

    由于以上原因以及其它示提及的原因,癌症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第一杀手,农村居民第二杀手,中国每年约有189万人死于癌症。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大肠癌,骨髓癌(白血病),脑癌,乳腺癌,胰腺癌以及骨癌(He et al.,2005)。因此,中国正处于抗癌的第一线,而且中国抗癌事业取得的进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关键性意义。“

    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约为200/10万,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220万以上,每年在治患者600万以上,医疗费用在1500亿以上,每年死于癌症人数超过160万。20年来,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在35岁~59岁最佳工作年龄段死亡的人数中,癌症长期居于各类死因之首,是造成我国最佳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中国癌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年龄均低于此前的数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中,平均每10万人中有87.07人会罹患癌症,而在40岁至44岁年龄段中,这一数字达到了154.53。因此,防癌知识的普及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为130.3/10万人至305.4/10万人,女性为39.5/10万人至248.7/10万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6%)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脑肿瘤。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2%)分别为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子宫癌、脑肿瘤。全世界以肺癌、乳腺癌增加最为明显,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呈上升趋势,宫颈癌大幅度下降但有年青化趋势,食管癌有所下降。

  2. 2.误区

    1)癌症等于死亡

    癌症不等于死亡。在医学界,癌症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被归为慢性病的行列,“带癌生活”“姑息疗法”的理念在国外已颇为流行。在癌症治疗时,可根治的根治,对无法治愈的,应当以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而不是四处乱投医,过度治疗。

    2)癌症防不胜防

    2012年9月国际学术期刊《肿瘤学年鉴》上的论文《中国癌症归因分析》在

    文中指出,中国的总体癌症死亡中,57.4%都是可避免的。从发病的原因来看,其中慢性感染是导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占29.4%;占第二位的是主动和被动吸烟,占22.61%;其次是食用蔬菜、水果不足,饮酒,职业暴露与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如果针对这些原因进行预防,可以大大降低肿瘤的发病率。

    3)慢性感染,只要无症状,可以不治疗

    实际上,很多慢性感染与癌症的发病紧密相关,如慢乙肝病毒、丙肝病毒、

    幽门螺旋杆菌、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结核杆菌感染等等,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4)癌症会传染

    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上述提到的感染性致癌因素可导致其相应疾病的传染,如乙肝、丙肝、胃炎、结核等等,但不意味着癌症是传染性疾病。癌是人体的正常细胞在内环境改变或外界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发生的质的改变,因此,不会在个体之间进行传播,是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而某些见于家族多发的疾病,如乳腺癌等,则是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并非通过传染获得;目前认为,某些消化道肿瘤的家族多发现象,可能与地域性及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都非传染性所致。

    3. 国内外对比

    以美国为例,据美国癌症协会最近发布的癌症统计年度报告报道,在2004和2008年间,美国癌症死亡率持续下降,男子每年下降1.8%,妇女每年下降1.6%。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癌症筛查和治疗的进展防止的癌症死亡总人数超过一百万。死亡率在4类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都有下降。在男性中跌幅最大的是肺癌,占总下降的40%;在妇女中跌幅最大的是乳腺癌,占总下降的34%。但是7类较不常见的癌症包括胰腺癌,肝癌,甲状腺癌,肾癌,黑色素瘤,食管癌及咽喉癌的发生率增加。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由于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和肥胖症的增加。

    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在上升阶段,因此,防治任务更加艰巨。2005年,我国已明确将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列入重点预防与控制。目前,已经开展乳腺癌、宫颈癌的常规普查工作(女性“两癌筛查“)。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老百姓的防癌知识和防癌意识还不够强,健康素养普遍较低,适龄人群的定期体检意识不强,科学知识匮乏,需要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方面下力气,在政府支持下,由医院多投入人力、物力,做好定期及日常预防宣传工作。

    4. 认识癌症的早期症状

    1)早期癌症的常见症状第一是“肿块、硬结或硬变”。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颈部、乳房、腋窝和腹股沟处。那些迅速增大、持续不消的肿胀最是危险。及早就医,可以有效发现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疾病。触摸腹部时,宜深压以感觉内脏,一旦触摸到硬块,就要高度怀疑是胃、肝、胰等部位的癌肿。

    2)再是疼痛,尤其是右腹部疼痛、中上腹疼痛、关节疼痛、阴囊疼痛,可能是肝癌、胃癌、胰腺癌、骨癌和睾丸癌的信号。

    3)持续不愈的伤口、溃疡,要考虑皮肤癌的可能。慢性口腔溃疡应注意随访,警惕口腔癌。慢性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要警惕胃癌。

    4)不明原因的发热,是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肝癌、肺癌、肾癌的常见症状。

    5)持续性声音嘶哑,表示喉部声带有病,不仅喉癌会引起,甲状腺癌、肺癌和食管癌等也可能引起。

    6)持续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消瘦,又找不出明确原因者,高度怀疑消化系统肿瘤的可能。

    7)非外伤性出血是癌症的常见信号,应引起重视。

    8)吞咽困难,多次饮食发噎或吞咽不适,进食时胸口有闷胀、灼痛、异物感或有不断加重的吞咽不顺,要警惕发生食管癌的可能。

    9)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改变,粪便形状改变,如外形变细、带脓、血、粘液,或便秘、稀便,要警惕结肠癌和直肠癌。黑色粪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常见于胃癌或胃溃疡。

    10)白斑,口腔粘膜、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有灼痒不适,则应注意该处癌变。

    11)疣(赘瘤)或黑痣发生明显变化,突然的增大或有破溃、出血、灼痒、疼痛及原有的毛发脱落,应警惕病死率颇高的黑色素瘤。

    12)原因不明的疲乏、虚弱和体重减轻,需提高警惕。如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肝癌、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13)骨关节变化: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大腿和手臂处的大骨骨折,应警惕骨骼恶性肿瘤。青少年肘或膝关节疼痛、肿胀,小心白血病。

    14)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续不断,超过3—4周,就应该及时看医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征兆。

    5.如何预防

    1)定期体检(包括癌检普查),对患癌因素或癌前病变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癌变;早期发现癌症,早期规范治疗,获得更高治愈率;

    2)终生保持正常体重,积极锻炼身体;

    3)戒烟,限酒(限制摄入酒精性饮料 女性每天不超过1杯,男性不超过2杯 [1杯定义为12盎司啤酒,5盎司葡萄酒或1. 5盎司80°白酒 ( 1 盎司= 30ml) ]);

    4)避免强烈日晒;

    5)避免服用不必要的激素补充剂,避免滥用药物;

    6)避免暴露于致癌物质环境中,辐射暴露和一些化学物质可以导致癌症;

    7)健康饮食,收益终生:蔬菜水果食物能够有效减少多种癌症患病几率,尤其是对结肠癌。具体的饮食方针是:平均每天食用红肉不超过4盎司(大约在100~120克以内),避免吃香肠和熏香肠等加工肉食,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每天吃多种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尽可能降低饮用含糖碳酸饮料、加工类果汁等,少食甜点和糖果,少吃精炼面包、煎炸食品,高温制作视频、少吃熏烤、腌制食物,不食发霉变质食物,少吃细粮,多吃全谷物食物等等。

8)调整心理状态,积极化解压力;等

本文是董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