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香宇 三甲
陈香宇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消化内科

肝硬化患者如何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

2595人已读

肝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为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为高发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很高,据卫生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肝癌的死亡率在城市已居于第二位,农村为第一位。在所有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占80%。HCC的发病与多种病因有关,其中70%~80%的HCC中发现有肝硬化的存在。因此,肝硬化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一种癌前疾病,对肝细胞癌的防治关键在于如何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及其相关疾病。

肝细胞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1、乙肝病毒

B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据统计,全球共有约3.5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就占1.2亿。在世界范围内,慢性HBV感染是最常见导致HCC的原因。HBV导致HCC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推测主要有两条途径引起HCC。一是与肝细胞的微小炎症、细胞损伤,有丝分裂,肝细胞再生及肝硬化有关,再生结节具有独立的克隆能力,并且对致癌物质敏感;二是HBV与染色体整合后直接激活促癌基因。因此通过根除或抑制HBV复制,抑制肝细胞微小炎症可以减少HCC发生的风险。

最有效地预防HBV相关HCC的方法是通过疫苗预防HBV的感染。在我国台湾地区的一项对6~14岁儿童的研究显示,应用HBV疫苗后HCC的年发生率可从初始的0.7/10万逐步下0.36/10万。

目前常见用于抗HBV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现有资料显示,应用干扰素对于预防HCC的效果非常有限。另外一项应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对照研究观察了拉米夫定对651例代偿期HBV相关性肝硬化的长期随访研究显示,拉米夫定与安慰剂比较可以降低HCC的发生率3.9% vs 7.4%。

2、HCV

C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正链RNA病毒。HCV的持续感染和复制可以造成肝细胞的损伤,且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肝细胞受损后坏死,再生导致肝硬化可能使感染HCV的患者发生肝癌。另外,HBV和HCV双重慢性感染也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相对危险度远高于二者单独相对危险度的乘积。HCV感染与肝癌发生发展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干扰素有助于预防HCV相关肝硬化患者HCC的发生,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干扰素能够减少HCC的发生,但仅限于那些对干扰素治疗有反应的HCV感染患者。因此,如何有效抑制HCV复制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可以增强抗HCV效应,对于预防HCC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3、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不管是HBV或是HCV感染,肝硬化依然是HCC发生的最大风险的单一危险因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演变为肝细胞癌的风险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对于C型肝炎4期纤维化F4患者,其每年发生HCC的风险约为5.8%,而F1~F3期患者仅为0.5%~2.6%。因此除了防治HBV和HCV外,治疗和延缓肝纤维化也是预防HCC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针对肝纤维化方面,尚无很好的方法。钙离子拮抗剂具有一定作用,祖国中医中药也具有一定特色,但尚需深入研究及进一步开发。

4、其他

环境和饮食因素如黄曲霉素,饮酒和吸烟也与HCC的发生有关。因此,除了预防上述病因外,也应重视环境和饮食因素的预防。
陈香宇
陈香宇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