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症(Trisomy 21 syndrome)又称先天愚型或唐氏综合症(Down syndrome),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700,John Langdon Down在1866年首先对其进行描述,随着核型分析技术的诞生,Lejeune等1959年证实该病是由于多出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引起。
【病因和发病机理】
21三体综合症的病因是额外增加了一条21号染色体。标准型21三体综合症占94%(图1a),大多以散发病例出现,额外的21号染色体来源于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其中90%-95%起源于母亲,这种不分离3/4发生在减数分裂I期,1/4发生在减数分裂II期,另3%-5%起源于父亲,与起源于母亲的减数分裂错误相反,这种错误1/4发生在减数分裂I期,3/4发生在减数分裂II期。
易位型21三体占21三体综合征的4%,有一条21以易位的方式接到D 组(13、14、15号)或G组(21、22号)染色体上(图1b),因此在记数时,该类患者染色体总数为46条,以14、21易位最常见。易位型21三体中,3/4为新发生,即双亲核型正常,而1/4为家族性或遗传性,其双亲中有一方为涉及21号染色体的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这类夫妇产生易位型21三体胚胎的理论概率为1/6。
嵌合体型21三体占2-3%,通常起源于有丝分裂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患者体内部分细胞为46N,部分为47N,+21。
a b
图1 21三体综合征核型。a. 标准型,三条21号染色体各自独立存在,染色体总数47条;b. 14/21易位型,其中一条21号染色体与一条14号染色体相连接,染色体总数46条。
孕妇年龄与21三体综合征的关系已被肯定,两者呈现正相关,孕妇年龄越大,21三体的发生率越高,见表1。年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35岁以上孕妇尤为明显,然而只与母方起源的21三体有关,研究表明,21号染色单体之间重组率降低可能造成减数分裂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高龄则使这种可能性加大。父方起源的或有丝分裂起源的21三体不受母亲年龄影响。到目前为之,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父亲年龄与21三体发生有关。
家族或同胞中复发的21三体非常罕见,复发原因可能与生殖腺嵌合体有关, Nielsen等1988年报道了一个家系,夫妇俩11次妊娠中6次为标准型21三体,其余5次核型不详的妊娠结局为新生儿死亡或自然流产,核型分析显示,母方外周血为46N,而卵巢组织则为47,+21/46N。
表1. 孕妇年龄与出生新生儿21三体发生率的关系
年龄 | 发生率 | 年龄 | 发生率 |
15-19 | 1/1560 | 35 | 1/355 |
20 | 1/1540 | 36 | 1/280 |
21 | 1/1520 | 37 | 1/220 |
22 | 1/1490 | 38 | 1/170 |
23 | 1/1450 | 39 | 1/130 |
24 | 1/1410 | 40 | 1/97 |
25 | 1/1350 | 41 | 1/73 |
26 | 1/1280 | 42 | 1/55 |
27 | 1/1200 | 43 | 1/41 |
28 | 1/1110 | 44 | 1/30 |
29 | 1/1010 | 45 | 1/23 |
30 | 1/890 | 46 | 1/17 |
31 | 1/775 | 47 | 1/13 |
32 | 1/660 | 48 | 1/9 |
33 | 1/545 | 49 | 1/7 |
34 | 1/445 | 50 | 1/5 |
资料来源:Gardner RJM, Sutherland GR.1996.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and genetic counseling, 2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326
21三体综合征表型的发生是基因的剂量效应所导致,特定区域的三倍性导致了特定表型,而以21q22.13-22.2作用最为明显,被称为唐氏综合征关键区域(Down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DCR),只要这一区域存在三倍性,患者就具有21三体综合征的典型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
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常涉及多系统,以特殊面容、智力发育障碍、肌张力低下和通贯掌最为突出。其特殊面容包括眼距宽,外眼角上斜,鼻梁低,鼻短,常张口伸舌,流涎,小耳廓。患儿头短,枕部扁平,新生儿可见第三囟门,腭弓高,80%的患者颈部粗短或有蹼颈。
所有21三体综合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智商在25-60之间,40岁以后几乎所有病人都出现Alzheimer病的神经病理改变,从而表现出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特征。
肌张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是所有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特征。60%-85%的患者有通贯掌,手短而粗,第五指短,第一、二趾间距宽。
房室联合通道是本征最常见的心脏畸形,约占40%,其他常见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等。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白血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10-20倍,部分新生儿会出现类白血病反应。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免疫缺陷,十二指肠闭锁等,男性患者有小阴茎,小阴囊,隐睾,100%不孕,女性患者通常无月经,但少数可妊娠和生育,并有可能将此病遗传给后代。
【产前诊断】
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目前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可根据孕龄选择选择绒毛培养、羊水培养或脐带血培养。对于某些孕龄较大,急于获得诊断结果的孕妇,也可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s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未培养的细胞进行快速诊断,但FISH不能一次性地将所有染色体状态呈现出来,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处理原则】
合并严重畸形的21三体综合症大多预后不良,可为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存活患儿平均寿命20岁左右,生活不能自理,因此21三体综合征一旦明确诊断,都应及时终止妊娠,以避免患儿出生为处理原则。在此过程中还应详细了解家族史,孕妇年龄和家族中是否有其它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判断下一胎复发风险的重要依据,对于生育过一胎标准型21三体综合征,当时孕妇年龄小于30岁者,下一胎复发风险约0.8%(中期妊娠),考虑到中期以后仍有15%的自然淘汰率,到新生儿期这一风险降至0.7%;对于30岁以上生育过一胎标准型21三体综合征的孕妇,下一胎发生风险并不因为发生过一次21三体综合征而增加,其风险等同于相同年龄组的孕妇;对于生育过2个或以上标准型21三体综合征的夫妇,应检查夫妇双方染色体,特别注意是否有嵌合体存在,不论有无嵌合体,都应告知下一胎复发风险高。
易位型21三体,除终止妊娠外,还应行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以明确夫妇之一是否为易位携带者。若夫妇染色体正常,则复发风险<1%;若夫妇中一方为21、21罗伯逊易位,下次妊娠21三体复发风险100%,应劝其绝育;若夫妇中一方为21与其它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2号)罗伯逊易位,则复发风险根据男方携带还是女方携带而有很大区别,若携带者为男方,复发风险1%,相反,若携带者为女方,复发风险上升到15%;若夫妇中一方为21与其他染色体相互易位,其易位型21三体复发风险10%。
本文是张月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