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小霞
李小霞 医师

抑郁症慢性化的影响因素

4444人已读

抑郁症慢性化的影响因素

一些精神科专家经过长达20年随访后发现,大约有20%的抑郁症患者并不会仅通过几次治疗就获得痊愈,相反病情会逐渐地趋向慢性化,这些患者会反复发作,工作、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会大大降低。有的患者为了维持一些基本的能力,不得不长期服药,有的甚至要终生服药。还有的患者即使采取这种办法,临床效果也不尽人怠。经过长期的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抑郁症的慢性化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密切关系。

(1)童年期创伤史

这类患者中很多人在童年期有过这样和那样的创伤经历。如:在儿童期常常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处罚;常常得不到父母必要的情感和躯体上的关心;得不到父母在学习、交友方面的指导;过早地有性接触史。

(2)人际交往困难

社会适应是否良好是衡量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抑郁症患者如果病前就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那往往对他以后的康复会带来不利影响。

(3)神经质性格

很多学者研究证实,病前有神经质性格特性的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症慢性化病程。

(4)突发事件

生活中的各种负面刺激,如婚姻破裂、亲人死亡、家庭矛盾、经济困难、长期失业、人际冲突等因素困扰,是抑郁症反复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

(5)缺乏社会支持

缺乏必要社会支持的抑郁症患有的预后不容乐观。临床上一般将独身、生活无依靠、夫妻关系冷漠、缺乏相互信赖等情况归之为缺乏社会支持。

(6)合并其他精神疾病

若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精神症状或因素,如强迫症、罪恶感、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等,往往导致抑郁症状久治不愈,慢性迁延。

(7)临床治疗不当

这里包括两个含义,其一是起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措施选择不当;其二是药物剂量不足或缺乏巩固和维持治疗阶段。

鉴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应当防止和减少抑郁症慢性化的发生,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除了进行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外,还应该适当地辅以人际心理和认知行为的治疗。大量的医疗实践证实:心理治疗不仅能减轻患者急性期的症状,而且还能帮助患者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变不适当的认知。

李小霞
李小霞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