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行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肺癌的微创治疗-------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

发表者:李建行 人已读

肺叶切除手术是很多肺部疾病,特别是早期肺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根治性手术时治愈早、中期肺癌的最可靠的方法)。以往的手术方式是通过胸部30cm左右的切口,切除或切断部分肋骨来进行的,患者术后疼痛严重、恢复慢、部分人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特别是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风险更大。随着人们对减轻术后疼痛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外科医生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切口有了比较大的改进,出现了各种小切口、保留肌肉的切口等,但是这些切口都要切断肋骨或利用器械撑开肋骨间隙,肋骨的损伤是造成术后疼痛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这些以往所谓的微创切口仅仅是皮肤切口小,并未真正减少患者的痛苦,对他们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依旧影响较大。
1992年,在美国最先出现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技术。这种技术是在内窥镜的基础上,借助胸部两个1.5cm的切口和一个4cm的小切口完成全部的手术操作,不需要撑开肋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干扰患者的肋骨,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是真正的微创手术,很受患者欢迎。但是由于操作技术要求高等原因,该项技术在初期阶段推广也是相当困难的。直到2003年,在全美国,应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比例还不足5%,这反映了全胸腔镜下实施肺叶切除的技术难度、专科医师成长的漫长历程以及人们逐渐接受新生事物的复杂过程。最近几年,随着世界范围内胸腔镜技术的普及,以及胸腔镜手术经验的丰富,全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很快成为风靡全球的富有挑战性的胸外科新技术。2006年,全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比例上升到了20%。专家预计,未来5年,全美的肺癌手术将有60%左右在胸腔镜下完成;2006年,胸腔镜手术第一次被写入美国NCCN肺癌诊疗指南,成为早期肺癌治疗首选的标准术式。可见,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已成定论,不再是问题了。到2007年,通过大量的病例已经证实:肺叶切除能否通过胸腔镜进行已不再存在疑问,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安全性不再存在疑问,这种手术是否适合肺癌的治疗已不再是疑问,这种手术与开胸手术比较是否具有优势也不再是疑问。

评价一项微创手术技术,首先要看它是否能够达到同常规手术相同的效果,其次是安全性高,最后是患者能否真正从手术技术改进中得到“实惠”。通过15的病例积累证实,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与常规开胸手术方法相比,无论是肿瘤切除的彻底、淋巴结清扫的完全还是术后长期生存率都没有明显差异,证明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彻底的肺癌根治性手术;与开胸手术相比,全胸腔镜手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降低,证明它也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后,病人疼痛轻、对止痛药的依赖性低,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肌肉力量恢复快,术后胸廓不变形、肩关节功能受影响小、美观影响小,这些都是微创手术技术为患者带来的真正福音。

胸腔镜手术在我国历经15年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胸外科技术和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我院早已熟练掌握各项胸腔镜技术的李建行教授去年率先在省内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至今已完成150余例,效果良好。目前仍是我院唯一掌握此项技术的医师。

李建行医师认为尽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是一项非常时髦的技术,但是作为外科医生,在技术未成熟时不要盲目去追求微创,应在努力丰富手术经验和内镜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到正规的可以开展此项技术的医疗中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再在有一定操作经验的医师的指导下,逐渐由开放手术过渡到全镜下操作模式。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优点:

①手术创伤小,死亡率低

②并发症发生率低,特别是术后肺炎发生率低

③术后疼痛轻,止痛药用量低

④术后恢复快,

⑤关节肌肉功能恢复好,肩关节力量恢复好,肩关节活动度好

⑥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⑦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减少应激反应、减少术后c反应蛋白产生、减少术后血浆IL-6水平、细胞免疫功能受影响小

⑧住院时间短

胸腔镜肺叶切除尽管是一项具有很多优点的手术,但是毕竟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的新技术,对适应症的选择和外科医生的操作熟练程度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适应证:

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①直径<5cm

②未侵犯胸壁或支气管

③没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⑵其他肺部恶性疾病:如肺转移癌

⑶肺良性疾病: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肺囊肿、肺良性肿瘤等

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结节,无症状

CT示右肺上叶后段小结节

胸腔镜下确定病灶位置。术中快速病理30分钟后回报:肺腺癌;即刻行肺癌根治术:完全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伤口(刚拆线)

传统开胸手术切口

胸腔镜手术进行中。显示器显示的是胸腔内状况。

本文是李建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