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哲
医师
深圳妇儿医院
儿童心理与康复科
【已结束】4-6岁儿童发脾气、情绪崩溃的应对策略学习班
2609人已读
课程通知
医院走廊上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体检,大的孩子大约四五岁,小的是个小婴儿,不知道什么原因大的孩子正在发脾气,他一边大声的哭,一边用手拍打父亲;而父亲一只手抱着小的孩子,劝说大孩子别闹了,用另一只手去捂孩子的嘴巴,孩子的母亲站在稍远处不说话,用眼睛瞪着大的孩子。孩子哭闹不止,不断有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母亲生气的走过去拉孩子,并用手打了孩子,孩子继续的大哭,父母只好拉着他离开了二楼。
经常在医院看到类似的场景,孩子这样发脾气、哭闹、不听劝说是一件很令家长烦恼的事情,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家长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家长反映不知该如何应对,因此,我们开设了这次主题的家长课程,与家长一起讨论学习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该如何的应对。如果您也有同样的困扰,可以报名参加。
由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发脾气应对策略也不同,我们这次主要讨论4-6岁孩子的情况。
课程内容:4-6岁儿童发脾气、情绪崩溃的应对策略
主讲人:冯哲医师
课程时间:
课程分两次进行:
2月22日(周六)上午9:30-11:00
3月1日(周六)上午9:30-11:00
地点: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福强院区儿保科213室
费用:我们希望孩子的主要养育者都来参与到课程中,所以费用家庭为单位收取,每个家庭320元,因为医院收费需要有处方,故还需要挂号费用。
备注:1,因为场地有限,每个家庭参加人数请不要超过2人。
2,计划参与者为8-10个家庭。
3,课程中需要大家思考发言,积极参与,请带上笔。
课程总结
第一期的4-6岁儿童发脾气、情绪崩溃的应对策略学习班已经结束,在2月22号、3月1号两天中我们一起讨论了孩子发脾气、情绪失控各个时期的表现及情绪,父母的情绪和行为;孩子和父母可能存在的压力、负面情绪;如何排解孩子和父母的压力;以及在孩子情绪失控时父母可能有效的应对策略。
感谢参与的家长都能积极的参与讨论、思考并完成作业,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匿名调查。
1,大家都给了课程正面的评价,认为课程有挺大的帮助或非常有帮助。我明白单凭两次的讨论不可能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家长的持续学习和实践,希望大家能够继续自己思考、保持不断的学习。
2,大多数家长认为课程的长度合适,个别家长认为课程内容过多,应当延长课时。我自己的感觉第二次的内容是比较多的,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很多内容也没有完全展开讨论。在设计课程时我们希望是一个短期的类似工作坊的课程,担心课程若持续太长的话家长难以长期坚持。我们会再考虑一下课程的长度问题。
3,大家都认为本次课程参与的人数合适。考虑到我们教室的空间,以及小组讨论大家发言机会等因素,我们也认为12个左右家长参与可能比较合适。
4,在讨论和讲授比例方面,大多数家长认为本次的安排合适,也有不同的意见,有家长认为需要多一些的讲授,有家长认为需要多一些的讨论。今后我们会再摸索调整一下这个比例问题。
5,对于课程意见:有家长提出希望有一些网络平台的教育经验、资料信息的交流,这一点我们会逐步进行,大家在群内可以进行一些交流;有家长希望能看到一些实际的处理案例,这一点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在取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分享一些。
6,对于需要哪一些课程:家长们提到了习惯的培养、问题行为的矫正、社交技能的培训等方面。这些也是我们在门诊上发现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和万主任正在进行准备,计划开展行为管理方面的课程,考虑到亲子关系是行为管理的基础,可能会先从亲子游戏部分入手;我们正在筹备当中。另外社交技能方面,我正在筹备一个儿童的小组,对小学二三年级、存在社交问题的孩子(包括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进行社交技能训练,请大家留意我们的通知。
对于我们课程、工作有何意见及建议,请反馈给我们:)
PS:关于参加课程的家长想要PPT的问题,我想大家参与课程后就会发现我们的课程是以讨论、思考为主,PPT不是很重要,如果参加过课程的家长想要请留言给我,我会发PDF版本给您。未参加课程的家长建议不要去看PPT内容,反而会限制你的思路,我想大家能够理解,自己思考做出题目和直接看答案的区别,况且我们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
谢谢!
本文是冯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