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发表者:邸庆国 人已读
(二)BALF检测技术在ILD诊断的应用
1.结节病: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BALF的细胞成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对进一步了解结节病肺部的局部免疫过程,病变的活动性有着重要意义。结节病患者BALF的细胞总数增加,在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10%~50%)。主要是T淋巴细胞增加,而B淋巴细胞相对减少。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未经治疗的结节病BALF中T辅助/诱导细胞(CD4)增加,T抑制/细胞毒细胞(CD8)减少,CD4/CD8比值增高。随着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好转,其比值下降。然而,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慢性铍肺、淋巴瘤或假性淋巴瘤和结节病等都可出现BALF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但它们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却有明显的不同,CD4/CD8比值不增高,特别是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CD4/CD8比值降低。此外,结节病BALF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增高,免疫球蛋白IgG降低。
2.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急性/活动期IPF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可高于正常2~3倍),在BALF细胞分类计数中嗜中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可高达25%以上),晚期有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增高。BALF中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的间质性肺疾病还有胶原血管病伴肺纤维化、家族性肺纤维化、组织细胞增多症X、ARDS和感染。但从疾病的肺外表现和胸部X线特点,能将这一类疾病鉴别开来。
3.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简称 EAA)为吸入外界有机粉尘抗原物质所引起免疫介导的肺部肉芽肿性疾病。BALF中细胞学检查显示细胞总数增高,在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急性期可有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慢性期亦出现嗜中粒细胞相对增高。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T抑制细胞/细胞毒细胞(CD8+)增多,而T辅助/诱导细胞(CD4+)相对减少,CD4/CD8比值降低,免疫球蛋白IgG增高,这点与结节病完全不同(结节病CD4/CD8比值增高,)此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病变绝大多数只限于肺脏,而结节病是全身多脏器受累,并从胸部X线表现两者很容易鉴别。
4.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积症(PAP) 是一种少见疾病,以过碘酸席夫(PAS)染色阳性的磷脂物在肺泡内过多沉着为特征。PAP 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当临床和放射线学表现不典型时,PAP常被误诊。 一些研究证明,BAL对PAP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从PAP患者BALF肉眼观察呈乳白色, 离心后可获得深褐色沉淀物即可确诊。BALF中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CD4/CD8比值增高,肺泡巨噬细胞相对减少。离心涂片,用May-Grun wald-Giemsa,MGG染色后, 发现细胞外有大量的嗜碱性沉着物,胀大的泡沫状肺泡巨噬细胞和细胞碎片。 这些细胞外物质和巨噬细胞的胞浆成分用抗淀粉酶染色阴性而PAS弱阳性。在电子显微镜下,其超微结构特征呈鞘磷脂样多层结构的小板层体。与其他肺疾病相比,BAL对PAP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多数病例不必作开胸肺活检。此外,BAL在PAP患者的随访和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重症急性呼衰竭。在机械通气支持下(吸氧浓度≥50% PEEP 5cmH2O)对ARDS进行BAL是安全可行的。ARDS患者BALF中细胞总数增加大约是正常人的10倍,嗜中性粒细胞增加至约70%,蛋白含量增加40倍。此外,通过淋巴细胞亚型鉴定,发现ARDS患者BALF中CD8+>CD4+ 。
BALF可溶成分中抗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增强,弹性蛋白酶含量增加,胶原酶活性增强,α1-AT含量为正常对照的60倍。用BAL得到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与板层体内PS成分相似,其中90%是脂质,其余主要是蛋白质。BALF中鞘磷脂含量升高,卵磷脂的含量明显降低,糖脂含量明显升高,C-反应性蛋白浓度为正常对照的24倍。糖脂、C反应蛋白均可抑制PS活性。促发了肺间质和肺泡水肿。BAL有助于对ARDS高危患者或ARDS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
6.肺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和嗜酸性综合征:该病为一组病因不明, 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肺嗜酸粒细胞肉芽肿又称原发性组织细胞增多症X,它除了组织细胞异常外, 尚有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嗜酸性综合征系指一组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 伴有或不伴有周围嗜酸细胞增多的疾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学肺浸润 ( Pulmonary Infiltration Eosinophilia,PIE)。除X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部浸润性、 边缘模糊呈游走性小片或大片非肺阶段性分布阴影外,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40%~80%) 。
7.肺泡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包括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综合征)和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及血液系统疾病等疾病。肺泡出血BALF外观呈血性或桔红色,也可能为正常或半透明状。在光学显微镜下, 与不吸烟对比,BALF中细胞总数和AM百分比增加,并能观察到游离的红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中的红细胞和充满含铁血黄素的肺泡巨噬细胞,即便没有血性BALF,游离的红细胞或AM内红细胞存在,也应高度怀疑肺出血。因此,为证实肺出血(特别是肺泡出血)和检查肺出血的基础疾病(如感染和恶性肿瘤)时,BAL是值得选用的方法, 尤其在血小板减少或出血性疾病时,BAL是安全的检查方法。
(三)在ILD患者分类、疾病活动性及预后判定
1.ILD分类:关于ILD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者倾向于按引起疾病的病因,分原因已明和原因不明两大类(在其他章节叙述)。近年来随着BAL技术的开展与应用,发现不同的ILD患者在其BALF中的细胞成分亦有所不同。因此,也有人主张按BALF中炎症效应细胞相对比例的不同,对ILD进行分类。
间质性肺疾病分类(基于BALF炎症效应细胞成分)
━━━━━━━━━━━━━━━━━━━━━━━━━━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增高的疾病
结节病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铍尘肺
淋巴细胞浸润性(淋巴瘤、假性淋巴瘤)
结核病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增高的疾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家族性肺纤维化
胶原血管病所致间质性肺疾病
组织细胞增多症X
石棉肺
吸烟者
━━━━━━━━━━━━━━━━━━━━━━━━━
引自Daniele,et al,Ann Intern Med 1985;102(经修改)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型(又称中性粒细胞性肺泡炎)。BALF中各种炎症效应细胞均增多,但以巨噬细胞和嗜中粒细胞增加为主。特别是嗜中粒细胞占炎症细胞的5%~10%(正常<1%)。属于这一类型的ILD有特发性肺纤维化,胶原血管病伴肺纤维化,家族性肺纤维化,组织细胞增多症X、石棉肺、ARDS、BOOP和吸烟者。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型(又称淋巴细胞性肺泡炎)。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特别是淋巴细胞增加更明显,至少占炎症效应细胞15%以上(正常<7%),中性粒细胞不增加或稍高。属于这一类ILD的疾病有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慢性铍肺、淋巴细胞浸润性疾病(如淋巴瘤、假性淋巴瘤)结核病和肺泡蛋白沉着症等。
根据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将BALF中细胞分类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合起来考虑,有助ILD划分和缩小诊断、鉴别诊断范围。在结节病和过敏性肺泡炎病人的BALF中均有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加。但从淋巴细胞亚群标记上却有明显的不同。结节病TH(CD4)细胞增加,Ts(CD8+)细胞减少,CD4/CD8增高;而过敏性肺泡炎Ts(CD8)细胞增高,CD4/CD8比值降低,且IgM↑IgG/白蛋白>1,而结节病<1。此外,慢性铍肺与结节病有同样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BALF-T淋巴细胞亚群
━━━━━━━━━━━━━━━━━━━━━━━━━━━━━
T细胞 CD4+(辅助) CD8+(抑制) CD4/CD8
─────────────────────────────
结节病 ↑ ↑ ↓ ↑
铍尘肺 ↑ ↑ ↓ ↑
过敏性肺炎 ↑ ↓ ↑ ↑
━━━━━━━━━━━━━━━━━━━━━━━━━━━━━
注: ↑ 增高, ↓ 降低 ~~正常
根据BALF中淋巴细胞中T细胞和B细胞活化程度分为T淋巴细胞性肺泡炎,如结节病和过敏性肺泡炎,铍肺等。B淋巴细胞性肺泡炎,如IPF和胶原血管病伴肺纤维化。
按BALF中细胞成分的变化分类,无论对ILD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下面提到的病变活动性判定上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ILD病变活动性及预后判定:BALF 中细胞成分及相对比例变化除有助于ILD划分和缩小诊断范围乃至鉴别诊断外, 尚对疾病的活动性判定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Crystal 在80年代在根据有限临床病例提出:IPF患者BALF中中性粒细胞细胞>10%,提示是高密度肺泡炎,病变处于活动期,应施用激素治疗。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对激素治疗效果好,如出现嗜酸粒细胞相对增多,提示疾病处于晚期,激素疗效差,预后不良。在肺结节病患者BALF中淋巴细胞>20%,CD4+/CD8+>3.5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特异性>94%),活化的T 淋巴细胞>28%提示病变处于活动期,需施用激素治疗。如出现中性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标志疾病处纤维化阶段,激素疗效差。 在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患者BALF中淋巴细胞>15%以上CD4+/CD8+,有助于提示诊断;具有活性T淋巴细胞>30%提示病变处于活动期。
四、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技术在其它肺疾病中的应用
1.肺部感染和寄生虫病:对机体免疫功能正常院外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在病原菌未确定之前,可根据临床经验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然而对免疫受损或免疫缺陷患者肺部感染,因病情危重,时间紧迫, 精确的诊断和微生物学鉴定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当无创性痰、血培养不能确立病原菌时,通过防污染毛刷、BAL和经支气管肺活检( TBLB)可获取微生物学标本。如霉菌、曲霉菌、肺包虫病、肺吸虫病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其副作用小,诊断率高。据报导BAL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率>90%,TBLB 75%,而刷检仅有32%。BAL诊断下呼吸道机会性感染特别对伴有免疫受损和免疫缺陷患者值得选用的方法。
2.弥漫型和周边型肺部肿瘤: 纤支镜检查目前仍是诊断支气管肺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对纤支镜视野以外弥漫型和周边型肺肿瘤常规活检和刷检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支气管肿瘤。随着 BAL 广泛开展和应用BALF 细胞学和肿瘤标记物检查对弥漫型和周边型肺部肿瘤诊断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呼研所一组43例经病理证实周边型和弥漫性肺部肿瘤,依次做了BALF 细胞学检查BALF-细胞(BALF-cell)、CEA(BALF-CEA)、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毛刷刷检(BB)和术后痰查瘤细胞(PBS)等五种检测方法。 其结果对肺部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60.5%、58.1%、34.9%、51.2%和37.2%。如果五种方法联合检测其确诊率为76.7%,BALF 细胞学检查的阳性高于其他方法。BALF细胞学检查之所以能够对弥漫型和周边型肺部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是因为肺癌发生在细支气管和肺泡,BAL 时用大量生理盐水灌注更远端的支气管和肺泡,能较大面积冲洗和收集肿瘤的脱落细胞。因此,BALF细胞学检查对弥漫型和周边型肺部肿瘤早期诊断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5种检查方法在三种类型肺癌中诊断率(%)比较
━━━━━━━━━━━━━━━━━━━━━━━━━━━━━━
周边型肺癌 肺转移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总阳性率
(18) (11) (14) (43)
BB 56.010/18) 54.5(6/11) 42.3(6/14) 51.2(22/43)
TBLB 44.4(8/18) 36.3(4/11) 21.4(3/14) 34.9(15/43)
PBS 27.8(5/18) 45.5(5/11) 42.9(6/14) 37.2(16/43)
BALF-cell 56.0(10/18) 54.5(6/11) 71.4(10/14) 60.5(26/43)
BALF-CEA 66.7(12/18) 63.6(7/11) 42.9(6/14) 58.1(25/43)
联合检查 83.3(14/18) 81.8(9/11) 85.6(12/14) 76.7(33/43)
━━━━━━━━━━━━━━━━━━━━━━━━━━━━━━
注:引自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5)
3.支气管哮喘:由于支气管哮喘是由抗原或非抗原刺激引起的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过去对此类疾病的纤支镜和BAL检查均有顾虑,担心术中哮喘发作。近年来不少作者小心尝试发现BAL对此类病人安全可行。BA有助于研究哮喘患者气道液性成分和细胞类型,进一步阐明哮喘发病机理,稳定轻型哮喘患者BALF中嗜酸粒细胞、嗜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可增加,特别是嗜酸粒细胞较其他疾病为多。激发试验后4h BALF中嗜酸粒细胞增加明显,24h时后逐渐下降。电镜观察表明,肥大细胞有脱颗粒现象,嗜酸性颗粒中央失去核心物质。BALF中细胞成分大致反映了下呼吸道的炎症细胞状况。BAL也可以用于哮喘持续状态和严重哮喘发作时的治疗,实际上是分段冲洗,治疗痰栓堵塞和缓解支气管痉挛。
为确保哮喘病人BAL中安全性,应做到:①术前和术后适当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最好保持静脉通道和持续吸氧; ②局麻时利多卡因用量<400mg(可触发哮喘) ③灌洗量控制在100-300ml。回收率<40%应中止操作(气道有痉挛),操作时间<20分钟; ④使用抗原刺激浓度不高于产生皮肤阳性反应浓度。
五、 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虽然目前认为BAL是一种安全检查方法,但随着BAL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其副作用和并发症亦在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为<3%,低于TBLB的7%和开胸肺活检的13%,至今尚未见到直接由BAL引起死亡的病例。
BAL的副作用多不严重,包括灌洗时咳嗽、喘息,灌洗后数小时出现发热、寒战,术后 24小时灌洗肺段短暂的肺泡浸润,肺功能如VC、FEV1、PO2可有暂时减低。有基础疾病者肺灌洗影响要比健康人更明显, 但也与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有关。 表中列出常见的BAL对机体的影响及副作用。
支气管肺灌洗的影响和副作用
━━━━━━━━━━━━━━━━━━━━━━━━━━━━━━━━
肺泡浸润 灌洗30分钟后,90%出现肺部浸润影,通常48小时后减退
捻发音 24小时内整个所属灌洗肺区
炎症反应 灌洗后下呼吸道中性粒细胞增多72小时后消退
喘息 见于气道高反应患者,可持续1~2周
支气管痉挛 反应正常者罕见, 气道高反应患者较常见
发热 10%~3 0%,BALF后数小时发生
肺功能 FEV1、VC、PEF、PaO2短暂减低
COPD患者PaCO2短暂升高
支气管 BAL后无变化
反应性
上皮完整性 BAL后24小时对上皮通透性无影响,纤毛摆动频率短暂减少
气胸 仅见于经支气管肺活检时
出血 轻微
心率失常 <2%
引自[Eur Respir J 1990;3(8):939]
在ILD患者,BAL后肺活量减少和一秒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气道阻塞。这种增加气道阻塞的机制可能是纤支镜检查和灌洗过程中,特别是灌洗时, 纤支镜顶端较长时间楔入中叶或舌叶管口而造成气道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和水肿,使气道狭窄, 致使气道阻塞的发生。BAL时PaO2降低除纤支镜检查使得气道阻力增加外 , 主要是由于 BAL时灌洗大量生理盐水渗透到肺间质和毛细血管。 造成灌洗局部和邻近肺段的肺浸润水肿,使V/Q比例失调所致。
转自http://yz8867.blog.163.com/blog/static/103118220061118115652562/
本文是邸庆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