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新方法

发表者:付强 人已读

子宫腺肌症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痛经,每个月一次的痛经使患者疼的死去活来;除此以外还有严重的月经量增多,甚至于导致贫血;多数患者可能不孕。近年此病发病率不断增长,子宫切除标本中子宫腺肌症发现率为10-47% 54-9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5-55%合并子宫肌瘤尤其是白领阶层更多。以往由于发病率低,没有给予重视,至今妇产科学教材只有很少篇幅论述这一疾病。最近我在临床上发现2例子宫腺肌症恶变的患者,最初症状为持续加重的痛经,在绝经后转变成子宫内膜癌,均早期出现转移,治疗十分困难。与一般子宫内膜癌不同的是局部组织坚硬,子宫不容易切除;化疗效果不佳。

子宫腺肌症的病因不清楚,以往认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同,称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但近年发现虽然在症状上相似并且二者同时出现较多,但并不是一个病。子宫腺肌症子宫肌层病灶与宫腔内膜相连,故认为是由于由于内膜侵入肌层所致。 能够引起内膜基底层损伤的因素与发病密切相关。 由于子宫内膜与其它部位粘膜不同无粘膜下层,也是子宫内膜更容易侵入肌层的原因之一。常合并子宫肌瘤提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种植于子宫肌层所至,每次来月经这些子宫内膜都要出血,引起子宫胀痛,久而久之子宫会增大变硬。病因可能是子宫内膜下肌层的蠕动所致,这种蠕动随着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方向不同,在月经期向外有利于经血排除,平时则向内有 进入利于精子进入。是子宫的生理现象。目前认为子宫由古子宫和新子宫构成,内层为古子宫外层为新子宫。古子宫在解剖上确定为子宫内膜及邻近的肌层又称为EMI。如果上述的蠕动异常就可能发生子宫腺肌症。但如果人工流产、剖宫产等可能造成内膜或肌层损伤,有可能导致内膜植入肌层。但也有人没有上述病史,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等其它原因有关。子宫腺肌症与另一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同时发生,提示其病因有相似之处。子宫缺乏粘膜下层并蠕动异常可能是子宫腺肌症发生的基础。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困难,由于以往对其发病机制不清楚,保守手术时只进行病灶切除或神经切断效果不好。除了切除子宫没有更好的办法。药物治疗包括GnRHa、避孕药。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并很快复发。

近年我们进行了关于子宫腺肌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采用了特殊手术方法,获得了意外满意的疗效,不仅可以缓解痛经而且部分患者能够怀孕。目前正在观察远期疗效。

本文是付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