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Graves’眼病
Graves’眼病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此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其发病过程和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密切相关。尽管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以成功治疗,但是眼病却对患者造成长期影响 。 上睑退缩,眼球突出,眶周水肿,球结膜水肿,眼球运动障碍等可给患者留下外貌和功能的后遗症。有些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导致暴露性角膜病变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而丧失视力。
香港大学研究报道,在丹麦,儿童Graves’病的发病率为0.79/100000。香港报道的发病率为6.5/100000。均低于成人(15~20/100000)的发病率。 在成人患者中,发生 眼球突出的患者占全部Graves’病患者的60.8%,限制性眼肌病占42.5%,视神经功能异常占5.8%。而在儿童患者中。眼球突出的患者仅占12.0%,限制性眼肌病占1.2%,没有患者发生视神经功能障碍。
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患者表现不尽相同。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眼病呈现良性的表现。14.5%的儿童患者可出现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复视。大多数儿童患者可出现上睑退缩(4.8%),下睑退缩(38.6%),眼睑水肿(6.0%),眼睑闭合不全(9.6%),弥漫性结膜充血(4.8%),轻度眼球突出(12%),轻度限制性眼外肌病变(1.2%),角膜点状上皮损伤(13.3%)。
总之儿童Graves’眼病的眼部表现明显轻于成人患者,且不发生威胁视力的严重并发症,大多数患者可用起到润滑作用的滴眼液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