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阅读眼痛头痛—您可能出现老视了
很多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阅读时出现眼痛头痛等症状,到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如CT、核磁共振,最终都没有找到原因。事实上出现这种症状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老视,下面就老视的相关知识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老视(老花)疾病概述
人到40岁(大部分情况)以后,眼球睫状肌收缩力下降及晶体硬化,导致眼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视近困难,阅读时只有把书移的更远些,照明要亮些才能看清。这些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这就是老视,俗称老花或老光。
老视(老花)的原因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每个人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由于晶体逐渐硬化,弹性逐渐减低,失去了它的柔软性,不能足够地鼓起,因此产生了调节不足,这样就在视近时感到困难。另外睫状肌收缩能力的下降也导致调解力下降。老花是每个人避免不了的生理调节下降的过程,并随着年龄的增加程度逐渐加深。
老视(老花)的症状及表现
老视眼的不适感觉因人而异,因为它与个人基础屈光状态、用眼习惯、职业及爱好等因素都有关。老视的一般症状如下:1、视近困难,需将头后仰或将书报等目标拿到更远的地方才能看清,而且所需的阅读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3、视近不能持久,看报易串行、字迹成双,最后无法阅读。某些人会出现眼胀、流泪、眼痛、头痛等视疲劳症状。
老视(老花)的矫正
配戴合适的老花镜(凸透镜)以补偿调节力的不足。一般来讲,正视眼初次(40岁)配戴1D的凸球镜即可(但应再根据个人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地调整度数),以后每增加一岁多加0.1D,60岁以后增加减慢,最高不超过3.5D。对有屈光不正的病人,应在矫正屈光不正所用镜片度数的基础上,再按年龄与每个人实际需要给予应戴的老视镜片。但实际上,老视眼镜的验配还应该考虑个人的近工作距离、两眼的屈光状态及调节力(调节广度),所以在街头上随便买一个度数的老花镜是很不科学的做法。另外,社会上有“可以治疗老花镜的方法”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一种欺骗行为,甚至有人用棱镜来矫正老视(棱镜可以减少或者消除人眼视近时用的集合,但是集合和调节是联动的,长期戴棱镜将会引起调节和集合的不协调,严重者会影响眼位的改变引起斜视。)。老视眼和近视、远视及散光等屈光不正一样目前没有治疗方法,只能矫正。
回到文首提到的中老年阅读出现眼痛回到文首提到的头痛问题,在此建议出现这种症状的中老年朋友首先到正规医院的视光学中心做一下相关检查,如果是老视眼医生能帮您配一副合适的眼镜解决您视近的问题,如果排除了老视眼,再做其他方面寻找原因的检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您个人金钱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本文是石梦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