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健波
吴健波 主任医师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胸外科

肺癌外科专科特色治疗策略

1161人已读

肺癌流行病学概况

发生于肺癌与支气管的恶性肿瘤—肺癌,照比人类所遭遇到的其它疾病而言,应该算是一种年轻的疾病。

在19世纪初,Laennec曾首次报告了肺癌病例,当时肺癌并不多见,受当时检查、诊断手段的限制,病人生前很难做出诊断,只有在死后尸检时才发现患有肺癌

在20世纪初,1912年Adler发表文章,曾统计全世界的肺癌病例,仅有374例,“指出有一点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即肺的原发恶性肿瘤是少见的疾病之一,这一原发肿瘤极少见的观点已持续了几个世纪。”

著名的丹麦肺癌专家Hansen教授在二十世纪末其所著的“肺癌”专著中指出“纵观20世纪肺癌的流行病学,是一个成败并存的世纪,20世纪见证了肺癌的显著流行。肺癌已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又进一步指出“作为公共卫生基础科学的流行病学在建立吸烟与肺癌危险性之间的病因学联系上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未能采取真正的行动以减少这一严重疾病的影响。”

从Hansen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肺癌这一曾在20世纪初少见的疾病,现在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全世界肺癌发生率正以0.5%的速度增长,全世界每年肺癌新病例则可达一百万,1990年死于肺癌95万例,2000年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20万,死亡110万。

在我国肺癌也位居所有癌症的首位,每年死于肺癌者高达28万人之多。

从总体上看,肺癌的治愈率仍然很低,总的5年生存率在10-13%,70年代以前,肺癌多见于男性,但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增长很快,10年前男:女肺癌的发病率比例为8:1,现在为3:1。

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肺癌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事半功倍,大幅度提高治愈率。然而,肺癌起病隐匿,症状无特殊性。据统计,约5%的肺癌病人无任何症状,一般在体格检查时或其他原因体检时意外发现。

肺癌在X线中的表现,可类似肺部其他各种疾病的形态,易于混淆,耽搁病情,或者是误诊误治,这是肺癌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 肺癌的解剖部位

2、 肿瘤侵犯临近器官或组织结构的程度和范围

3、 肿瘤有无转移

4、 肿瘤引起的激素综合症对全身的影响

据Hyde等(1974年)对2000例肺癌病人的临床症状的统计和分析,其最初症状的出现频率依次为:

咳嗽:74% 体重下降:68% 呼吸困难:58% 胸痛:49% 咯血:29% 淋巴结肿大:23% 骨关节疼痛:25% 肝脏肿大:21% 杵状指:20% 上腔静脉综合症:4%

由于肺癌的临床表现的多种多样,自出现症状至确诊耗时在3个月以上者在半数以上,其中患者出现症状3个月以上未就诊者约占1/3。肺癌的延迟诊断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既有病人自己延迟,也有医师延迟。

黄家驷教授在1953年撰写《为肺癌的早期诊断而呼吁》,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至少没有完全解决。

上海胸科医院吴治青教授在1962年主编的《肺癌》一书中,也强调肺癌早期诊断,指出“站在与肺癌作斗争最前线的,不一定是肺科医师,更不是胸外科医师,而主要是内科同道。他们与肺癌病人一般较先接触,对肺癌病人的早期发现起尖兵作用。”

目前的国内外资料表明,肺癌病人一经病理确诊,80%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肺癌早期诊断至今很难做到。

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提出两大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和征服癌症计划。结果登月计划圆满完成,而 征服癌症计划花费了200多亿美元后失败。

如今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其总的治愈率和5年生存率仍低于15%,其中以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问题尤为棘手。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许多所谓施行了“规范化”根治切除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甚至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却难免因远处转移后局部复发而死亡,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找到一种即能治疗肺癌的局部病变,又能解决肺癌的全身问题的新的治疗模式。

肺癌在临床上疗效差的主要原因还有:

1、 没有有效的普查方法,大多数肺癌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

2、 对影响疗效的诸多因素还不明确。

3、 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常常不仅是局部疾病,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

4、 对多学科综合治疗理论和方案尚未有真正有效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吴健波
吴健波 主任医师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