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聪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英国《柳叶刀》杂志:谁还愿做中国的医生?

发表者:王连聪 人已读

柳叶刀:谁还愿做中国的医生?

在中国,医疗行业已经成为一项高危行业。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许多人受到暴力恐吓,一些从业人员因为他们的医疗行为而遇害。

2012年11月29日,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位女医生在医院里被砍死,这仅仅是遇害医护人员长长清单上的一个例子。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来保护医生,但目前,我们还没看到有意义的措施来制止这种悲剧。到目前为止,2013年已经有12例暴力侵害医护人员的事情发生,去年这个时候,有14例。

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如此多的悲剧,根源在哪?在伦敦大学学院生命医学学院教授Therese Hesketh和她的同事看来,医疗保健产业化是情况恶化的主因,Therese Hesketh一直关注中国人口健康问题,她在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与中国卫生部门、医学会、全国妇联、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以及浙江师范大学都有合作。

即使有医保,患者通常也要支付治疗费用,报销的金额非常有限——尽管,中国政府在努力改善这种情况。此外,为了创收,有些医院自筹或半自筹资金。因此,可能没有短期能够解决中国医疗行业经济难题的方案存在。

除此之外,很多患者和他们的家属误解了医学界。他们认为,不管什么疾病只要在医院接受治疗,都将至少会有显著的效果,痊愈也应该不在话下。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和他们的亲属将向医护人员发泄不满。此外,一些媒体纷纷报道虚假的医疗纠纷,以提高收视率。

至于医护人员,80%都认为自己劳累过度,在二三级医院薪酬过低。即使在城市,很多医生的月收入只有5000人民币甚至更少。在大多数医院,高年资的医生每次的咨询费只有7块钱。医护人员常常不得不增加他们的工作量,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服务门诊病人或者行医。

工作劳累、收入过低,还时常受到威胁,我不知道在中国谁还会去当医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