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正确看待儿童心肌酶结果
怎样正确看待儿童心肌酶结果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期,特别是儿童抵抗力较差,容易感冒、咳嗽、发烧、腹泻。近段时间,到医院就医的小患者增多。在就诊过程中,对有精神面色差,心跳快、呕吐等症状的患儿,医师可能会建议做心肌酶检查。家长发现如果心肌酶检测结果中某些值比参考值有轻度升高,医生又解释说是正常的。面对家长的困惑,本月22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凤仪介绍说,由于目前儿童心肌酶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参考的是成人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心肌酶检测中某些指标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陈凤仪说,这与医院该项检测采取的是成人标准不无关系。不过,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对儿童心肌酶谱偏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200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检验科对105名1-6岁健康儿童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
“一般来说,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陈凤仪说,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偏高是正常的。如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波动范围较大,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
现在,一天里早晚与中午温差较大,家长应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并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这是帮助孩子预防疾病的最好办法。陈凤仪提醒:“如果孩子精神食欲好,家长没有必要因为体检报告中的心肌酶某些值轻度升高,带着孩子反复检查。这样既增加了家长经济负担,也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本文是陈凤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