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海义 三甲
刘海义 主任医师
山西省肿瘤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

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肛门的方法 ____直接拉出式直肠切除术

4992人已读

全网发布:2011-06-23 19:48发表者:罗成华

直接拉出式直肠切除术

自Babcock于1932年首创直肠拖出切除术以来,Bacon(1945年)、Black(1948年)等多次改良。腹部操作包括游离直肠至肛提肌,均与前切除术相同。而肛门侧的切除范围与处理方法因术式而不同(图7-26),其共同点是不行吻合而待结肠肛管自行愈合。这类手术可并发结肠远端坏死、肛管及括约肌损伤等并发症,现多被低位前切除,吻合器吻合所取代。该法作为直肠癌手术发展史上的一部分,仍有必要进行借鉴和发展。

(一)改良Bacon手术

1950年Ravitch改进了Bacon的手术,保留了肛提肌和肛门内括约肌,切除齿线部位的皮肤,从而提高了控便能力,减少了感染。该手术适应证为直肠癌距肛缘4~6cm,肿瘤较小,且属早期癌,分化程度较好者。

手术步骤:

1)腹部切口及乙状结肠、直肠的游离同前切除术,但直肠要游离到肛提肌平面,并在该平面的上方用粗丝线结扎直肠。

2)如乙状结肠较短,应剪开降结肠侧腹膜,必要时游离脾曲,使乙状结肠无张力地拖至肛门。

3)提起乙状结肠,在肿瘤上方4~5cm处用粗线结扎。

4)扩肛到4~5指,冲洗直肠肛管。肛门周围上4把巾钳,把肛管向四方拉开,在齿状线下约2~3cm处环形切开肛管皮肤。

5)在肛提肌平面以下,直肠粘膜几肛管下层分离,再将血管钳从肛门伸入夹住结扎处的直肠壁向外翻,在肛提肌平面用电刀环形切断直肠粘膜及肌层。

6)把癌肿与直肠从肛门拉出,注意勿扭转,张力不能过大,在肿瘤上缘10~15cm,保证乙状结肠断端露出肛门外3~4cm的前提下切断肠管,边切边用3-0可吸收线将拖出肠管的侧壁缝合于肛门周围皮肤上。断端彻底止血,用碘仿纱布覆盖,敷料包扎。

7)术后2周左右,拉出的结肠与肛管创面粘连愈合,在硬膜外麻醉下用电刀切除齿状线以下拉出的结肠行肛门成形术。

此术式的优点是,直肠的切除位置很低,能保持较高的根治性。此术式可能并发①感染:由于结肠要经过一段剥离后的肛管,故肛管与结肠间易发生积液而导致感染,避免的方法:彻底止血,通畅引流。②拖出肠管坏死:多由于将结肠向外拖出时用力过大,将血管损伤或血栓形成等所致。亦可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压迫拉出肠管所致,预防措施有:①切断部分肛门括约肌,该法对保存肛门功能有不良影响。②术前行硬脊膜外插管,术后前3 d内,给止痛剂,如盐酸吗啡2mg溶于生理盐水2ml中,每6~10 h经插管注射一次术后肛门功能良好。如肠管坏死达盆腔内,应再次手术。③愈合部容易狭窄,Ⅱ期手术2周后开始扩肛,每天1~2次,待无狭窄时逐渐减少扩肛次数。

(二)直肠经腹腔切除、肛管拉出切除术

本手术为周锡庚等改良Bacon的术式。在齿状线远侧1~2mm处做一环形切口,经肛管皮肤和粘膜下肌层的近端边缘,深达内扩约肌,向上剥离解剖直到肛提肌平面以上。然后由内向外环形切断肌提肌以上的直肠,再将直肠拉出。术后10~14d切除拉出的肠管。

该术式同样保留了肛提肌及其下方组织,避免了肛门神经的损伤,术后肛门功能有较满意的排便控制能力。

(三)经腹直肠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拉出术

此术式由日本阵内传之助于1961年报道。适应证同改良Bacon手术,分两期进行。

1.第一期手术 此期进行直肠癌切除、结肠拉出。腹部操作同前切除术手术,决定行此手术时需游离结肠脾曲,向下游离应达齿状线水平,即游离到肛提肌上面。在齿状线上方约2~3cm上一把大直角钳夹住肠管。由一名助手自会阴部充分扩张肛管,可顺利插入术者4~6个手指为度。以清水反复冲洗直肠肛管腔,再用洗必泰液或75%乙醇擦拭。然后再在大直角钳下方上第二把大直角钳,在此沿第二把大直角钳下,相当齿状线水平或其上方1。0cm处切断直肠。直肠断端电凝止血,自尾骨尖前侧方戳孔,在骶前留置2条乳胶管引流。然后,检查降结肠血运情况,在乙状结肠下1/3处切断。取走标本,近端肠腔内留置乳胶管后缝闭。用大量蒸馏水冲洗盆腔后自肛门拉出结肠。肛外保留肠段以5~6cm为宜。拉出肠管与肛周皮肤缝合固定3~4针。

2.第二期手术 行拉出肠管切除在第一期手术后2~3周,于齿状线上断端水平,切断拉出之肠管。本术式与Bacon术式、Black术式等比较,简化了操作,出血少,无吻合口漏,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快而且良好,多数病例1年以内可恢复肛门功能。

(四)评价

直接拖出式直肠切除术,虽然没有用吻合器的保肛效果好,但该术式经济,不存在吻合口漏的问题,至今仍有不少医院还在采用。关于大便次数较多的问题,如每天练习提肛500次,则可明显改善控便能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海义
刘海义 主任医师
山西省肿瘤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