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癌症免疫疗法

发表者:申鹏 人已读

在《科学》杂志评选的2013年年度10大科学突破排行榜中,癌症免疫疗法排名第一。究竟有多少患者,以及哪些患者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又有哪些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最多,科学家还不得而知。科学家们正在忙于尝试发现可提供答案的生物标记,并在思索让治疗变得功效更强的方法。但是,在癌症研究及治疗中的一个新的篇章已经开启。

传统疗法

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射线治疗。其具有局限性:手术切除的方式常因为癌细胞入侵蔓延到邻近组织或远端转移而效果有限;化疗受限于对体内其他正常组织的毒性;放疗辐射也同样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伤害。传统疗法都是对身体有极大负担,并且在发生恶性转移后,无论是何种方式都是很难彻底治愈。

靶向疗法

20世纪末出现的靶向疗法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伤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单抗。

小分子靶向药物: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异常、过度表达某些受体蛋白、抗肿瘤血管形成等,从分子水平来扭转这些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单抗: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作为靶向治疗的载体,将化疗药物、放射性同位素、毒素等细胞毒性物质特异性地运送到目标部位,而选择性杀伤靶细胞。

但靶向药物存在不足:主要有分子靶向药物有效性低,某种药物只能对特定突变基因型肿瘤产生作用;肿瘤基因突变产生药物耐受性导致长期的治疗效果下降;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部分肿瘤不能通过靶向药物得到有效治疗。

免疫疗法

最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

初步的临床研究表明免疫疗法在晚期肿瘤中效果显著。耶鲁大学等机构研究表明,接受百时美施贵宝免疫检验点单抗nivolumab治疗后,出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长期生存数据,有62%的患者在1年后仍存活,43%的患者在2年后仍存活。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在对16名晚期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进行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疗法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整体完全缓解率为88%,远远高于补救性化疗的完全反应率。

免疫系统不仅负责防御微生物侵犯,而且能从肌体内清除改变了的宿主成分,机体存在着抗肿瘤免疫机制。当免疫监视功能由于免疫系统自身或肿瘤细胞原因被削弱时,便为肿瘤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免疫系统识别与杀伤肿瘤细胞程序包括肿瘤细胞产生特异性抗原;树突细胞吞噬凋亡肿瘤,将肿瘤抗原呈递给T细胞;未受抑制并且激活的T细胞通过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并杀死肿瘤。其中免疫调节T细胞(Treg cell)通过抑制T细胞或解除抑制来调节T细胞活性,避免T细胞对体内正常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肿瘤免疫疗法即通过加强免疫系统在以上各个步骤中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杀伤能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