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产科S/D值意义

发表者:蔡雁 人已读

随着妊娠的进展,脐带舒张期的血流会稳定增长,而使胎儿脐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D)的比值即(S/D值)降低,从而使胎儿胎盘循环阻力减少,有助于胎儿的发育。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胎儿脐动脉S/D值是监测宫内状况较理想的参数方法简单而且容易计算较适用于胎儿。如果D=0或负值时则可用脐动脉阻力指数(RI)进行分析。还可用连续多普勒或脉冲多普勒超声取脐带在羊水中的游离段在没有胎儿呼吸运动、频谱稳定时测定搏动指数。临床分析表明胎儿脐动脉S/D值随妊娠周数增加而下降。孕中期多以3·0为警界如S/D&ge3·0时应进行监测孕32周后S/D值<3·0孕末期S/D值&le2·5时胎儿被认为是安全的。S/D值越高胎儿危险越大。D=0或负值时可发生胎死宫内。临床上S/D值异常多见于以下情况:IUGR、妊娠合并糖尿病、妊高征等。也有报道胎儿染色体异常时D值可等于零。另外,产前诊断为脐带绕颈的胎儿,如果S/D值高,应放宽剖宫产的指证,防止临产后脐带牵拉变细,血流中断发生急性胎窘导致胎儿猝死。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异常S/D值的大小,妊娠30周以前,大量的文献均以S/D&ge3.0为界限,&ge3.0为异常,提示脐血流阻力升高,<3.0为正常。

但有作者认为:设定值以妊娠36周S/D&ge3.0为异常值,每小于1孕周,此值增加0.1,每大于1孕周,此值降低0.1。结果各孕周间的异常检出率比较稳定,异常检出率为6.8。结论应用S/D异常设定值,比单纯以S/D&ge3.0或以平均数、标准差计算作为异常值,更有利于临床工作。
有研究将检查分成不同阶段,与上面的观点相同:
第一阶段:孕26~28周S/D、RI值若升高(28周后S/D应小于3,RI应小于0.8),主要应考虑:(1)胎儿畸形,(3)胎盘功能不良,(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

第二阶段:36~37周以后监测,脐动脉血流阻抗分三级。
1级:S/D值<3.0,脐动脉血流阻抗处于正常水平。
2级:S/D值>3.0但<4.0,不会引发急性胎儿窘迫,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3级:S/D值>4.0,将导致围产儿预后不良。
第三阶段:分娩期脐动脉阻抗指标:
正常妊娠孕妇临产时,S/D值无明显变化,若指标异常,提示围产儿预后不良。
如果诊断为脐血流异常,最好每天数胎动以监视胎儿状况。如果脐血流异常状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如果没有好转,必要时需要吸氧治疗。
S/D值最佳测量位置是脐动脉与胎盘附着处,.越是靠近胎盘侧越好.
S/D比值、RI、PI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互相代替,由于S/D比值更易理解,因此在临床上多用S/D比值作为观测脐动脉血流的指标.
脐动脉阻力指标异常比胎心监护异常提前2周左右。
孕周 脐动脉血流S/D值
20 4.73(左右)
21 4.28
22 4.14
23 4.07
24 3.86
25 3.82
26 3.76
27 3.65
28 3.59
29 3.48
30 3.42
31 3.31
32 3.19
33 3.14
34 3.08
35 2.96
36 2.85
37 2.74
38 2.74
39 2.62
40 2.51
41 2.39
七、其 他
(一)羊水过少有学者认为脐动脉血流检测在判断羊水过少导致脐带受压、胎儿受到损害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90%,甚至100%。也就是说,当二维超声确诊羊水过少,而脐动脉血流速波又出现异常时,高度提示胎儿在宫内已受到损害,预后不良。
(二)胎儿畸形对畸形胎儿的血流检测发现,脐动脉血流阻力升高的发生率较高,而子宫一胎盘血流阻力常在正常范围。因此有学者认为,当孕妇无高血压糖尿病,羊水量正常,子宫动脉血流指标正常,但脐动脉血流频谱出现舒张末期血流缺如,需警惕胎儿畸形的存在。
(三)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糖尿病的研究发现,糖尿病孕妇的胎儿脐动脉S/D值升高者较非糖尿病者为多,子宫一胎盘血流阻力增高的发生率亦较高,而当S/D值异常时,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增高,故超声多普勒可作为糖尿病妊娠的监测手段之一。
(四)早产Brar对有早产先兆的孕妇治疗前进行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发现在S/D值升高者中,有60%治疗失败;而正常者中,仅16%治疗无效。认为出现早产先兆同时又有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时,早产难以避免。

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在预测胎儿预后不良方面优于胎心监护,两者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对胎儿宫内窘迫预测的准确性。

但是,目前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仪器误差、测量误差、血管变异大、取样部位标准不统一等。尤其是异常值的确定无统一标准。因此,目前产科多普勒血流检测仍停留在临床研究阶段,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其作为常规的产前筛选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是蔡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