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胎动——宝宝和妈妈说的话

发表者:王玉玲 人已读

一个卵细胞受精后1周左右种植在子宫里面,此后在未来的九个月里面将于妈妈密不可分。

最初的4个月里面,他——你的宝宝,每一分钟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他不断生长,各个脏器的逐渐发生,功能逐渐完善,但是他的变化又如此悄无声息,除了你的腹围在不断增长外,你可能毫无感知。

最初的四个月他一直在动,只是幅度比较小,你无法感知。

宝宝会心跳,怀孕45天就会有心跳。

宝宝会呼吸,孕11周开始宝宝就要呼吸样运动了。当然宫内没有空气,但呼吸样运动会将羊水吸入肺里,有利于肺部的发育。

宝宝会吞咽,宫内也没什么好吃的,但可以尝尝羊水的味道。如果宝宝不吞咽羊水,羊水就会过多。

宝宝会打嗝,偶尔吃的不舒服了,会打嗝,孕末期妈妈会偶尔感觉到一段时间的有规律的胎动。

宝宝会打哈欠,没人要求宝宝努力熬夜学习,他可以想睡就睡,但是有时候也会犯困打个哈欠,宝宝这个动作,偶尔会被超声医生看到。

宝宝会撒尿。孕中晚期羊水的主要来源就是宝宝的尿。如果宝宝不撒尿或者撒尿少,就会出现羊水过少。

孕中期开始由于羊水的增多,他的房间也变得宽敞起来,他开始学着做体操,抬手、踢腿、胎头、转身等等。到了5个月后,他的力量开始变得强大起来,他不高兴一个人自娱自乐了,只要他醒着,就开始与妈妈互动起来,挥起小拳头,抬起小脚丫,冲击妈妈的子宫壁,好像告诉妈妈:我很安全。

孕中期的时候,他的身材小空间大,就像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他可以空翻、侧翻、连续侧翻、跳绳等。比如空翻:他可以一夜之间从头位转成臀位,或者从臀位转成头位。比如跳绳:宝宝通过脐带固定到胎盘上,他绕着脐带钻来钻去,可能把脐带绕在身上或颈部,也可能不小心把脐带打了一个结。比如连续侧翻:脐带按照一个方向连续扭转,把脐带搞得像电话线一样。

到了孕末期,宝宝体型变大,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让他施展了,但是他肌肉更有力量。每一拳、每一脚击打在妈妈肚子上,你不仅能感知,还能看到。看到你的腹部这里、那里不时鼓起来。好像不仅仅与妈妈互动,还与爸爸打招呼一样。每个爸爸看了都兴奋不已。

看看,宝宝一点也不寂寞,生活丰富多彩。

但是宝宝在宫内虽然受到了妈妈的保护,但是还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主要是缺氧状态。急的情况如:胎盘早剥,慢的情况比如妈妈患有疾病导致胎盘功能障碍、以及脐带打结脐带扭转,都可能导致胎儿处于缺氧状态,那么宝宝就会变得没有活力。胎动就会减少甚至不再动。

由于胎动是宝宝给你报平安的信号,因此,作为准妈妈一定要注意接听这个信号。

正常的胎动大约2个小时内6次左右,少于这个次数就是减少了。宝宝在宫内,是没有昼夜规律的,他的睡眠在20-40分钟左右一个周期。胎儿睡了,会比较安静,醒了就会活动肢体。如果20分钟之内没有胎动,不要急,等待宝宝睡醒。

如果连续12个小时他不给你报平安,说明他缺氧了。你需要尽快去医院。

医生会在你怀孕30周以后,要求你数胎动。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呢?20-30周为什么不计数呢?

怀孕30周以后,胎儿发育近成熟如果离开母体,能够在医生帮助下适应外界,独立生存了。如果这时候真的是宫内缺氧,处于危险之中,医生可能会考虑让他离开子宫,自己呼吸空气,自己吃奶,不靠那根不靠谱的脐带了。但是30周以前不行,如果胎盘、脐带出现了问题,医生也速手无策。

去年中秋节,我们接诊了一个怀孕39周的准妈妈,来的时候告诉我们,已经两天没有感觉到胎动了。医生马上拿多普勒听诊器,在肚子上找胎心,听不到!医生很着急,又不愿意相信宝宝胎心没了,马上叫超声医生推着机器到场。超声下看到胎儿心脏,但是看不到让人兴奋的心跳。妈妈开始痛哭,医生也很难过。宝宝已经没了,医生也不敢责怪她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医院!这种情况,如果在胎动刚刚小时的12小时之内来医院,医生给你做个胎心监护,评估一下是不是真的胎儿缺氧。确定缺氧的,那么及时剖宫产,结局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30周以后好好的数胎动,及时发现危险的信号,宝宝还会有机会。准妈妈不要偷懒。

当然数胎动也确实比较枯燥,一心一意去数的时候,宝宝可能睡着了。你去看看电视做点期它事情的时候,可能就忽略了宝宝的胎动,一小时或者一天下来,可能突然想不起宝宝是否动过了,动了几次了。

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每天早中晚抽出1-2个小时,吃饱饭,安静坐着躺着、看书或者看电视的时候,身边放两个盒子,一个里面装几个豆豆。胎儿每动一下,向空盒子内投放一颗豆豆。这样不妨碍你看书或者看电视,也不会记错了。当然胎儿的连续运动你要记作一次。

胎动是胎儿和妈妈说的话,和未知世界的交流,是向爸爸妈妈报平安。我们要准确的捕捉这个这一的信号。获得这个信号,不需要借助机器,也不增加你的花费。唯一要的是你的细心、耐心和爱心。

作者:上海是黄浦区妇幼保健院 王玉玲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是王玉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