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佟庆 三甲
佟庆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妇科

中医对不孕症认识

13932人已读

不孕症始见于《内经》。《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 中医对不孕症的研究源远流长,通常将原发不孕称为“无子”、“全不产”、“无嗣”、“绝嗣”,将继发不孕成为“断续”或“断绪”。古医籍中将女性先天生理缺陷和畸形造成的不孕归纳为“五不女”,其中除脉以外,均非药物治疗所能奏效,故非本节讨论内容。

病因病机

王宇泰说:种子之道有四,一曰择地。地者,母血是也;二曰养种。种者,父精是也;三曰乘时。时者,精血交感之会合也;四曰投虚。虚者,去旧生新之初是也。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乃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所谓天地生物,必有氤氲之时,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必乘此时阴阳交合方能有子。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排卵期。而适时有度而女子不孕者,必因六淫七情之邪困扰而致。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卷之五·论子嗣》中概括“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一胞胎冷也,一脾胃寒也,一带脉急也,一肝气郁也,一痰气盛也,一相火旺也,一肾水衰也,一任督病也,一膀胱气化不行也,一气血虚而不能摄也。” 明代薛已《校注妇人良方·求嗣门》“窃谓妇人之不孕,亦有因六淫七情之邪,有伤冲任,或宿疾淹留,传遗脏腑,或子宫虚冷,或气旺血衰,或血中伏热,又有脾胃虚损,不能营养冲任……各当求其源而治之。”总结各代医家,将临床最常见病因列于下,以供参考。

1、肾虚:《素问》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故男女有子,主要本于肾气充实与否,肾气充则天癸至,太冲脉盛方能有子。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或挥霍太过,或年岁已高,肾气损伤,冲任虚衰,不能系胞,胞宫胞脉失养,则不能摄精成孕。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或外感寒邪,客于胞宫,而致宫冷不孕。《圣济总录》:妇人所以无子,由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女科经纶》中提到“妇人不孕属风寒袭于子宫。……虚则风寒乘袭子宫,则绝孕无子。非得温暖药,则无以去风寒而资化育之妙,惟用辛温剂,加引经至下焦,走肾及心胞,散风寒,暖子宫为要也。”反之肾阴不足,精亏血少,阴血同源,血海不充,天癸乏源,子宫干涩,或阴虚内热,热扰冲任,亦不能成孕。女人以血为本。朱丹溪曾指出:“夫不孕由于血少,血少则热,其原必起于真阴不足,真阴不足则阳胜而内热,内热则荣血枯,故不孕。”又云:“人之育胎,阳精之施也,阴血不能摄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今妇人无子,率由血少不足以摄精也。血少固非一端,然欲得子者,必须补其精血,使无亏欠,乃可成胎孕。”何松庵:“有瘦弱妇人不能成胎者,或内热多火,子宫血枯,不能凝精,尺脉洪数而浮者,当滋阴降火,顺气养血为主。”《脉诀》:血旺易胎,气旺难孕是也。故欲摄精受孕,必肾气充实、血海充盈为之根本。

2、脾肾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景岳全书》有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冲脉者,经脉之海,……与阳明合於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可见冲脉之血,又为阳明水谷之所化,而阳明胃气又为冲脉之本也。”而后天不足,无以养先天,无肾中水气,亦不能使脾胃之气升腾不降,故往往出现脾肾均不足之象,应脾肾双补。《付青主女科》中指出:“饮食少思,胸膈满闷,终日倦怠思睡,一经房事,呻吟不已,人以为脾胃之气虚也,谁知是肾气不足乎!”现代医家,如夏桂成教授,尤为重视扶植脾胃,夏教授认为,此类疾病即使无显著脾虚症状者,也应加入一二味健脾药,以弥补阴药滋腻碍脾的缺点。

3、肝郁: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万氏女科》云:“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付青主女科》中提到“嫉妒不孕”的说法,“妇人有怀抱素恶,不能生子者,……谁知是肝气郁结乎!”而早在《素问·阴阳别论》中就有“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的记载,指出月经与脾胃功能和情志因素的关系。《济阴纲目》有云:“人有隐情曲意,难以舒其衷者,则气郁而不畅,不畅则心气不一,脾气不化,水谷日少,不能变化气血以入二阳,血海无余,所以不月也”描述了肝郁克脾,而致二阳病。《付青主女科》中也提到:“肝木不舒,克于脾土,而滞塞脾土之气,……,必不能通冲任而达带脉,……带脉之气既塞,则胞胎之门必闭。”故当“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主”(证治汇补·郁论)。

4、痰湿:《女科经纶》中有妇人不孕属脂膜闭塞子宫项:“妇人肥盛者,多不能孕育。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致经事不行……肥人无子宜先服二陈汤……。”又妇人不孕属湿痰闭塞子宫项,朱丹溪:“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孕,以躯脂满溢,湿痰闭塞子宫故也。宜燥湿去痰行气……。”又引何松蓭曰“有肥妇人,不能成胎者,或痰滞血海,子宫虚冷,不能摄精,迟脉沉滑而迟者,当温其子宫,补中气消痰为主……。”慎斋序“妇人不孕,有痰饮、积血,脂膜为实邪有余之病也。”以上所引文中均已谈到妇女肥盛与痰湿、脂膜闭塞胞宫所致不孕之说。痰湿内盛,阻塞气机,冲任失司,躯脂满溢,闭塞胞宫,损伤脾气,脾失健运,痰湿更加无以运化,流注下焦,滞于冲任,壅于胞脉,而致不能成孕。

5、血瘀:经期产后,余血未净之际,或不禁房事,或涉水感寒,邪与血结,瘀血内阻,或肝气郁结,血行不畅而成瘀,瘀滞冲任、胞宫、胞脉,以致不能成孕,亦可成 瘕。《女科经纶》中提到妇人不孕属于积血项。陈良甫曰:“妇人有全不产育,及二三十年断绝者,荡胞汤主之,……必下积血及冷赤脓,如豆汁。”当代很多知名医家也将血瘀考虑到不孕的病因当中,治疗中以活血化瘀为主。如乔仰光治疗不孕症,多从血虚和血瘀入手;王子喻教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附件炎、模样痛经所致不孕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为瘀血内阻胞宫;朱葆初治疗不孕症则以通为用,祛瘀为重。

佟庆
佟庆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