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楠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浅谈感染、炎症、过敏和免疫(1)----感染篇

发表者:陈贤楠 人已读

浅谈感染、炎症、过敏和免疫(1)----感染篇
什么是感染?从“确诊感染”谈起
感染的传统概念是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入机体无菌组织、体液或体腔的病理过程,如果引起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表现那就得了感染性疾病。通常说的肺炎肠炎、脑炎就是感染疾病,引起该疾病的微生物称病原体。
近30多年来,医学界就新发现了几百种新病原体。更复杂的问题是医学界对人体本身以及人体与病原体关系,也就是什么是感染性疾病有了更深入认识:
人体应该被看成是大量微生物和各种人体细胞组成的混合体,而不是无菌的机体。肠道、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称为空腔器管)皮肤粘膜表面均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它们组成的正常微生态是人体重要解剖生理功能,有防御感染和多种代谢功能。
②但感染可来自上述空腔器管的微生物,称为内源性、条件菌(或机会菌)感染。
③与既往简单理解的痢疾、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不同,目前认为:感染的病理过程和疾病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存在不确定性。这有2层含义:一是感染状态的不确定性,感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尤其是肠道、呼吸道内源性条件菌,不是培养出细菌、支原体,或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高就能“确诊感染”的,就能断定说:“你的咳嗽,腹泻、胸片表现就是感染引起的”。因为目前已经认识到感染和感染所致炎症不总是平行、一致的;二是具体病原体不能确定,因为很多时候是混合的,罪魁祸首是一个两个?而且还可变化。即使住在重症监护病房用纤维支气管镜从气道获取分泌物培养出的条件致病菌,也存在是 “感染性肺炎”还是“呼吸道定植或菌丛紊乱” 判断的不确定性,存在着是否照此应用抗生素的决策难题。更何况血常规便常规就能确诊是痢疾、是支原体感染咳嗽?
感染与炎症(狭义的)是两个不同概念又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有时感染控制了,但炎症尚未控制,有时感染基础上出现过敏,两者有互为因果。如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肺炎后咳嗽。这种炎症可以是过敏性炎症,也可以是其他病理机制(详见炎症、过敏篇)。
⑤目前住院患者中重症感染的发生率在增加、死亡率不降这正是重症医学的严重挑战。但是儿科门诊反复就诊的感染患儿几乎太少发生恶化而住入ICU病房的,这不禁使我联想到:重症感染的发生的确存在某些基因易感性的内因问题。
感染的不确定性导致临床误诊和治疗偏差的例子随处可见
婴儿痢疾/肠炎的过度诊断:目前门诊中大量婴儿腹泻被笼统诊断为肠炎(因为传统观念认为肠炎就是感染性);血丝粘液便就是痢疾;大便中白细胞超过3个/HP就是感染;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就是痢疾等错误概念。
抗支原体感染的困惑:支原体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后炎症、过敏、气道高反应性难以区别而不得不长期用抗生素
无热的小婴儿肺炎综合征都被认为是感染没有控制而长期应用抗生素
片面认为:是否及早或长期输液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成败的关键,而忽视其他非感染因素的分析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的一系列问题: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道菌丛紊乱、抗生素与咳嗽、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痉挛等病例也均有报道,甚至还有新生儿抗生素由于增加以后哮喘发生的危险性报道
用血常规,大便常规中的白细胞数来简单判断感染,忽视从病史,整体动态的症状去分析判断
总之,尽管医学突飞猛进,感染病原体不断发现,对感染理解不断深化,但是对感染困惑也不断增加,这正是:人类知识已知的知识越多,意识到未知的东西也越多。园的面积越来越大(已知领域),圆周的长度也越来越长(未知领域)。让我们医患共同携手,理性地面对感染问题,思考感染问题的策略。对于大量门诊中条件致病菌、病毒感染病例,斩尽杀绝,纯至又纯的策略可能并不可取。请纠正抗生素为“消炎药”的错误认识,一般来说抗生素是抗细菌感染药,是通过抗感染达到消炎目的,如果对非细菌的感染应用抗生素可能只能起到反作用和其他不良作用。
请关注以后的“炎症篇”“过敏篇”和“免疫篇”

本文是陈贤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