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申淑景 三甲
申淑景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放疗科

2014年8月14(周4)河南省“肺癌多学科会诊”工作纪

1503人已读

转自:肿瘤专家李醒亚教授的好大夫网站lixingya.haodf.com

参加的专家:肿瘤内科3人、胸外科2人、放疗科1人、影像科1人、病理科1人、呼吸科1人。另外还有4位研究生协助搜集整理患者的病史资料

会诊病例概况:

共会诊肺癌患者12位

病例1,男,73岁,咳嗽、间断性痰中带血半年,CT示右肺门占位,曾按肺结核治疗效果不佳。会诊要求:能否确诊为肺癌

专家组会诊意见:经前后比较CT发现右肺门肿块增大,CT表现为肿块周围有毛刺征等,肺癌可能性大,建议做(1)气管镜检查,必要时CT引导下穿刺活检,不太适合做EBUS;(2)可做PET-CT等必要的进一步检查,以协助完成临床分期,为制订治疗计划做准备。

病例2男,64岁,左下肺鳞癌,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会诊要求:能否手术?

专家组会诊意见:CT见左下肺一个约75px左右的肿块,气管分叉前有一约2mm×10mm的淋巴结,不能确定此淋巴结是否转移,建议(1)做PET-CT,或/和EBUS等了解病情分期;(2)做肺功能、心功能等测定。如果心肺功能可,同时排除其他部位转移,可以考虑手术。

病例3,女,62岁,右肺癌伴纵膈多发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腺癌T4N2M0,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术后口服“易瑞沙”至今,现纵膈淋巴结增大,肝脏有低密度灶,怀疑转移。会诊要求:如何进一步治疗?

专家组会诊意见:术前右肺中叶有一个肿块、右肺下叶又有一个磨玻璃小结节(GGO)、肺门和纵膈多发淋巴结转移(同侧纵膈,分期为N2),术后病理证实右肺中叶和下叶都是腺癌,术后服用“易瑞沙”至今,现CT示前纵膈增大淋巴结(较前增大),说明“易瑞沙”治疗无效。肝脏上左右肝叶韧带附近有一25px左右的低密度灶,由于是在肝裂韧带处,并且在手术前的CT上有相似大小的低密度灶,目前还不能确定为转移灶。这一点是疾病TNM分期的关键,决定了下一步的治疗策略和方案。

建议:进一步检查(超声引导下肝脏结节穿刺活检、PET-CT)以明确肝脏低密度灶性质。如果通过上述方法证实肝脏结节是转移,则患者病情属于Ⅳ期,可以化疗、或3代EGFR-TKI(如AZD9291等)靶向治疗或在合适机会再尝试易瑞沙或特罗凯等。T790M阳性者对AZD 9291等三代药反应率高达60%。如果排除肝转移且无其他部位转移,则属于Ⅲ期R2术后(手术未切除干净),建议同步放疗化疗。

病例4,男,51岁,左肺癌伴腰椎5转移、伴左侧胸腔积液,病理为腺癌,CK5/6-,CK7+,CEA-,CD56-,Ki-67(+约3%),EGFR基因无突变,先后曾用“多西他赛+顺铂”“吉西他滨+顺铂”等多次化疗,曾用有“唑来膦酸”控制骨转移。多次抽胸水灌注化疗药物,化疗时骨髓抑制较重,体质差。会诊要求:下一步该如何治疗?

专家组会诊意见:病理专家指出,一般肺腺癌的Ki-67指数>20%,此例患者的Ki-67指数只有3%,太低,质疑肺腺癌的病理诊断,建议会诊病理;其他专家建议,根据临床表现符合肺癌,如果病理会诊确定了肺腺癌的诊断,患者属于Ⅳ期,可考虑换用副作用较轻的“培美曲塞”做三线或N线化疗,也可以行胸膜粘连固定术控制胸水。

病例5男,50岁,Ⅲ期患者,为左肺腺癌伴纵膈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EGFR基因无敏感突变,病情分期为ⅢB期(T1N3M0),患者已经进行多次化疗,化疗后肿瘤标志物CEA值下降20%-30%。会诊要求:提出下一步治疗方案。

专家组会诊意见:患者为ⅢB期,初始治疗应该是:根治性同步放疗化疗(而不是单纯的反复化疗)。考虑到患者已经过多次化疗,如果体弱不能耐受同步放化疗,可给予单独放疗(化疗-放疗序贯)。

病例6,男,45岁,右肺腺癌,疑似Ⅲ期。会诊CT,见右侧纵膈有较大转移淋巴结,左侧纵膈也见数个长径小于25px的淋巴结,已经化疗3次,因头痛已做脑核磁共振(结果尚未报),会诊要求:提出下一步治疗方案。

专家组会诊意见:根据患者家属所带的CT片看,患者病情属于ⅢA期,或ⅢB期(如果对侧淋巴结确诊转移),对纵膈淋巴结转移的Ⅲ期患者,建议(1)行同步放疗化疗;或(2)新辅助化疗→手术(仅适用于同侧淋巴结转移,如对侧淋巴结转移则不再适合手术)。如果头颅核磁共振发现有脑转移,则按Ⅳ期进行治疗。

病例7,男,72岁,右肺低分化癌伴神经内分泌化,右下肺肿块,纵膈未见淋巴结转移,“多西他赛+顺铂”化疗后效果好,目前CT上已经看不到病变,患者间断感觉夜晚颈部紧束感、伴咳嗽。会诊要求:指导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组会诊意见:患者间断感觉夜晚颈部紧束感,但无颈部CT等资料,建议(1)做颈部增强CT;(2)纤维喉镜检查咽喉部;(3)根据原CT分期,患者肺癌病情尚属于早期,虽然化疗效果好,肿块已经完全缓解,但复发可能性大,如果完善检查后排除其他部位转移,建议再接受手术治疗。

病例8-11,晚期(Ⅳ期)肺癌4例,鳞癌,或不伴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和ALK融合的腺癌,根据病情,专家组建议:化疗、姑息性放疗、止痛对症支持治疗和必要时的消融治疗等。

病例12,女,54岁,两肺多发结节团块影,正在抗感染治疗中。会诊请求:是否为肺癌

专家组会诊意见:患者两肺多发团块影,穿刺活检报告为“慢性炎症,伴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纤维素样炎性渗出物沉积”。经过抗感染治疗,团块影较前明显缩小。请患者继续抗炎治疗,可以排除肺癌

河南省肺癌多学科会诊”开展的这几个月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肺癌治疗比较混乱,有相当比例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要么直接手术、要么单独化疗(甚至有化疗9周期后仍在继续化疗中)。不合理的治疗将会直接缩短患者的存活时间。多学科专家组指导下的合理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不二选择。在肺癌多学科专家组的会诊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经过,参考权威的临床诊治指南(NCCN,ESMO,ASCO)制定出最佳诊治策略和方案,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疗效。

肺癌多学科会诊”公共微信二维码:

2014年8月7日(周4)<wbr>河南省“<!--HAODF:8:feiai-->肺癌<!--HAODF:/8:feiai-->多学科会诊”工作纪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申淑景
申淑景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