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PPH结合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发表者:孙亚峰 人已读

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1998年意大利Longo根据肛垫学说理论提出的一种微创治疗痔的手术方法。PPH治疗痔符合肛门部解剖生理,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患者恢复快。

PPH 术暂行规范,其适应证是环状脱垂的Ⅲ、Ⅳ 度内痔。但临床上单纯内痔患者较少,多见的是Ⅲ~ Ⅳ度的混合痔。我们对混合痔患者在PPH手术的基础上行外痔切除缝合术,并与同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Ⅲ ~ Ⅳ 度的内痔患者作对比研究,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治疗组采用中美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痔吻合器。腰麻。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局部消毒,扩肛,导入肛管扩张器,移去内芯后,固定透明肛门镜,导入肛镜缝扎器。缝线的距离距齿状线34 cm 。通过旋转肛镜缝扎器,完成对整个肛管四周的荷包缝合。③旋开圆形痔吻合器至最大位置。导入痔吻合器并使其钉砧头深入到荷包线的上端。然后将荷包线打结,带线器将线从痔吻合器的侧孔中引出,收紧牵引出的缝线。将痔吻合器的头部完全导入肛管,在适度牵拉紧荷包缝线的同时逐渐收紧吻合器,击发吻合器,保持痔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至少3OS以上,轻轻旋开痔吻合器。并从缸管中移出。检查吻合器中切除的脱垂黏膜是否完整,有搏动出血的部位给予缝扎止血。外痔部分给予外痔的最外缘弧形切口,切开皮肤,锐性剥离皮下静脉团及结缔组织,修剪外痔上多余的皮肤,然后给予1号丝线间断缝合,缝合时连带基底组织,防止皮肤撕裂。术后每日创面清洁一次,术后5天拆线。

两组患者手术经过顺利,均痊愈,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两组治疗效果疼痛、出血、水肿、排便情况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尿潴留无显著性差异。

讨论:

由意大利学者Longo1998年首先报道的PPH是基于以Thomson为代表的肛垫学说而产生的,该术式通过特殊器械,通过环切钉合一整圈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有效上提肛垫,部分切断痔上动脉,减少痔区血供,使移位、肥大和充血的肛垫趋于萎缩变小,恢复原来肛垫的正常解剖位置,从而消除痔病所表现的便血、脱出等临床症状。手术对组织的损伤小,并发症少,脱垂、出血、疼痛等症状再发率低。外剥内扎术是1937年由英国圣·马克医院MillaganMorgan等提出的治疗混合痔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应用至今,目前混合痔的治疗多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术后患者疼痛较明显,创面恢复时间长,痔核不易一次处理干净,术后皮瓣水肿,且术后易引起肛门狭窄对于混合痔单纯行PPH术,由于悬吊作用,外痔部分可以缩小,但外痔都伴有皮肤赘生,所以往往回缩不全,遗留不同程度的外痔, 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所以对于混合痔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点。我科对于混合痔行PPH结合外痔切除缝合术,回缩不全的外痔部分给予弧形切口,剥离痔核内组织,切除多余皮肤,给予间断缝合。本资料显示,两组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效果是相同的,术后疼痛程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资料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通过本组病例临床观察和对比,发现虽增加了切口,但切口位于外痔最外缘与正常皮肤的交界处,可避免损伤肛管皮肤,有效预防肛门狭窄;皮瓣游离,皮瓣下静脉团剥离干净,避免术后水肿,有利于伤口愈合;弧形切口与肛缘平行,未增大创口的张力,PPH 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术由于很好的保护了肛垫粘膜及齿状线, 创面缝合后被皮肤覆盖,没有裸露, 所以未增加术后疼痛。PPH的悬吊作用,再加上外痔外缘的弧形切口,仅切除多余的皮肤,修剪皮瓣合适,缝合无张力,故不会引起直肠粘膜外翻。术后肛门外形平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使PPH手术治疗痔病的适应证得到了拓展。因此,我们认为PPH结合外痔切除缝合术有望替代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成为混合痔手术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其费用较高,使其推广受到限制。

本文是孙亚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