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义宝 三甲
王义宝 主任医师
中国医大一院 神经外科

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治疗

5541人已读

脊索瘤好发于颅底和骶尾部,是由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发展而成的一种先天性肿瘤,颅底脊索瘤常常位于颅底中线部位,在国内外绝大多数国家由脑神经外科诊治。

颅底脊索瘤临床表现:

颅底脊索瘤具有向硬脊膜内外、蛛网膜下腔和神经周围蔓延的特点,很少恶化转移,病程长,平均在3年以上,头痛为最常见症状,头痛性质是持续性钝痛,常为全头痛,也可向枕部或颈部扩展,因肿瘤部位,肿瘤的发展方向不同其临床表现各有所不同。

1.鞍部脊索瘤

垂体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阳痿、闭经、身体发胖等;视神经受压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以及双颞偏盲等。

2.鞍旁部脊索瘤

主要表现动眼、滑车、外展神经麻痹,以外展神经受累较为常见。

3.斜坡部脊索瘤

斜坡脊索瘤为颅底脊索瘤的最常见类型,具体分为上、中、下斜坡脊索瘤,上斜坡脊索瘤常常累及动眼神经,首发表现为一侧眼皮无力,重者眼睛睁不开。中斜坡脊索瘤常常累及外展神经,首发表现为视物双影。下斜坡脊索瘤可以累及外展、末组和舌下神经,表现为视物双影、吞咽困难等,部分突入颅内的肿瘤可以引起脑干受压症状,即步行障碍,锥体束征,若起源于鼻咽壁远处,常突到鼻咽引起鼻不通气、疼痛,可见脓性或血性分泌物(这类患者往往首诊到耳鼻喉科)。

诊断:在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手段为颅底CT扫描和磁共振检查,通过这两方面的检查基本可以确定诊断。在病理中,脊索瘤早期肿瘤表面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肿瘤大小一,有不完整的包膜,色灰白或灰红。瘤组织中可残留碎骨性或骨小粱间隔,软组织钙化,晚期易出血、坏死和囊性变,以单发病灶者多见。

治疗: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提高,特别是脑神经内镜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颅底斜坡脊索瘤可以经鼻微创手术,但是脊索瘤是一种起源于斜坡骨质的低度恶性肿瘤,在脊索瘤切除后,尽早进行CT和MRI检查,以证实肿瘤切除程度与是否有肿瘤残余,对于拟定术后辅以放疗与否或定期随访有重要指导价值。

具体治疗方法请参见:(点击进入)颅底中线病变(脊索瘤等)的扩大经鼻脑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王义宝
王义宝 主任医师
中国医大一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