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宾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不可忽视的髋关节疼

发表者:吴绍宾 人已读

不可忽视的髋关节疼”

---------髋关节镜的微创诊治

民间所称的“胯骨疼”、“大腿根部疼痛”,医学名称“髋关节疼”,简称“髋疼”,表现为髋关节或关节周围令人难受的疼痛。髋关节位置较深,病人很难准确描述疼痛的具体位置,常感觉大腿根部前方、侧方或臀部疼痛不适,但用手又触摸不到确切的疼痛点,加上周围丰厚的肌肉的覆盖使得疼痛更加难以捉摸,有时伴有弹响、交锁感及髋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受限。

引起髋疼的病因很多,不同年龄各有其原因。对于中老年髋疼,目前临床诊断多集中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骨关节炎,对于青少年髋疼,多诊断为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经简单治疗后,效果不佳,一些髋疼病人常常陷入四处求医,心情悲观的困境。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髋疼”病人,始终无法确诊,病人则在病情等待和各家医院辗转求诊中备受煎熬。

前段时间门诊,接诊了一位李姓病人,通过他的例子,我们可以对髋疼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困境有个大概的认识。李先生,35岁,一年前在运动锻炼时扭伤右髋关节,当即到医院检查,拍了X光片和CT片,没有发现明显骨折。经过休息后疼痛有所减轻,但在活动中总伴有隐痛,不能长时间行走,坐位起立或卧位翻身时,常感觉髋部深部突然有“卡住”,或者伴有“卡嗒”声。李先生为了髋部疼痛,曾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未有明确的诊断。经我院骨关节科门诊接诊后,给予髋关节MR检查,检查结果是:右股骨髋臼撞击综合症和盂唇撕裂。住院后给予髋关节镜微创治疗,治疗半个月后,李先生的髋疼、交锁症状消失,治疗效果满意。

目前“股髋撞击症、盂唇撕裂”等疾病在我国骨科以及运动医学界还是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大部分医生对此病缺乏认识和相关经验,特别是在髋关节镜技术开展之前,难以明确诊断,因而误诊误治情况非常多见。最容易被误诊为“股骨头坏死”、“滑膜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随着关节镜微创技术和设备的进步,医生可以通过微创的内窥镜手段为“髋疼”患者明确诊断和提供针对性的有效治疗。髋关节镜微创技术使我们认识到髋疼的另一种常见病症-----“髋关节撞击综合症”。从解剖角度看,正常的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好似头和帽子的关系。可以想象,如果帽子的内沿破碎和不光滑,势必摩擦额头引起疼痛不适;而头在日益长大,帽子没有及时换大时,头也就不适合帽子了。事实上,“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的发生除了一部分为先天性解剖异常,大多数患者还伴有急慢性关节损伤史。类似损伤在足球、滑冰、滑雪、舞蹈、体操、瑜伽、健身搁腿、盘腿久坐、健身房劈叉拉韧带等运动项目中都经常见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在变换髋部姿势时有弹响声,或者关节突然卡住的感觉。患侧髋部力量下降,急速奔跑或单腿支撑困难。严重的患者甚至不能侧卧。

髋关节镜外科的进步,不但有助于“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的诊断,更使其治疗迎刃而解。关节镜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外科。仅通过235mm的切口将专用工具引入关节腔中,在电视屏幕上进行手术操作,医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髋关节腔的清理,去除引起撞击的骨赘,修补损伤盂唇,促进损伤关节软骨修复等手术步骤。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可早期扶拐下地行走。

上面提到的李先生即为典型的“髋关节撞击综合症”合并“盂唇损伤”,在我院经髋关节镜手术治疗,仅通过2个小切口,即消除了造成撞击的多余骨赘,术后第二天即扶拐下地行走,2个月后恢复正常生活,术前的疼痛、弹响和交锁消失。

本文是吴绍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