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曦 三甲
陈曦 主任医师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肝病科

甲胎蛋白(AFP)增高一定是肝癌吗?

4267人已读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转氨酶治疗后已正常,甲胎蛋白4200降到600

甲胎蛋白(AFP)与肝炎和肝癌的关系错综复杂。AFP是肝癌的标志,但却不是肝癌专有的。较重的肝炎肝硬化患者AFP升高也比较常见,动态观察其升降是最重要的。有明显纤维化的肝脏,尤其是肝硬化,肝细胞破坏,由广泛的纤维来修复。肝脏主要是供应能量的脏器,如果不能满足患者的能量消耗,肝脏要快速新生肝细胞来补充必需的数量。肝纤维化越重,炎症破坏越猛,新生的肝细胞越多越幼稚,这些幼稚的新生肝细胞就会产生AFP。肝癌细胞是最最幼稚的原始肝细胞,产生的AFP会比其他肝病多许多,但小肝癌的AFP水平也可以不很高;重度活动性肝硬化的AFP也可以高到1000以上,单独一次AFP检查不容易确定是不是肝癌。 AFP阳性的数值也随病变的程度而升高,一般是肝癌比失代偿的肝硬化高;肝硬化失代偿的比代偿的高;肝硬化肝炎要高。 80%的肝癌是结节型,长到1公分以上可用影像学检查(B超、加强CT或磁共振)早期检出,但B超只能作为筛检,必需由加强CT或磁共振来确诊。最初的小肝癌恶性程度较小(“高分化”),一般在6个月以上肿瘤结节才能增大一倍,所以每6个月检查一次发现的绝大多数都是2公分以内的“小肝癌”。 “小肝癌”是一个特定的诊断名词,结节体积小,恶性程度低,生长比较缓慢。在2公分以内的小肝癌,癌细胞还没有转移,经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可以根治的。要在“小肝癌”阶段就检查出来,多以每6个月B超来筛查,B超发现小结节再进一步确诊。有些“小三阳”肝炎的患者,可能隐藏着轻度肝硬化,也需要定期筛查。其实,B超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肝硬化患者中定期筛查疑似肝癌。 AFP阳性的患者都要尽快做B超检查,如有占位性(血管瘤、小囊肿、硬化结节、小肝癌等)病变,要进一步做磁共振或加强CT检查,来确定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只检查AFP不行,因为有些肝癌患者的AFP并不增高;AFP增高的也未必是肝癌。只检查B超也不行,因为癌结节太小难以发现;能发现的结节也可能只是肝硬化结节。AFP增高、同时B超发现结节还不能定论,因为AFP增高未必是肝癌,B超也不是确诊肝癌的可靠方法。如果用核苷类药治疗,随着血清HBV DNA和转氨酶水平降低,不是肝癌患者的AFP也会明显降低。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肝内炎症消散较慢,AFP升高可能几个月内都会有波动。最快速的是用恩替卡韦1-2个月,如果病毒和炎症的检查数据下降,而AFP继续升高,就要高度警惕肝癌。如果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肝癌病灶,仍不能完全放弃警惕,当前只能确诊1公分以上的癌肿结节,这时每个月都要做B超和AFP检查。这些都是当前国内外专家的共识,供参考。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陈曦
陈曦 主任医师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