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他可莫司治疗面部皮肤病研究

发表者:李振鲁 人已读

近年来, 由于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的上市,使得既往缺乏治疗的颜面部皮肤疾病,得以有效治疗,我科于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应用他克莫司软膏完成治疗面部疾病276 例,其中激素依赖性皮炎80例, 脂溢性皮炎64例,接触性皮炎46例,酒渣鼻24例,剥脱性唇炎26例,面部白癜风36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略)

1.2 入选病例

共入选276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190例,平均年龄为36,2(±9.7)岁。入选病人病史1月-13年不等, 平均4.8(±2.1)月病人均愿意接受相关分组治疗。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每日清洁面部后早晚各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白癜风使用0.1%,其他使用0.03%)1次, 连用12周后改为每晚1次外用,至24周后停药。同时告知患者在患处皮肤涂上很薄的一层药膏,轻轻涂匀并完全覆盖,避免过度揉搓。于用药后2周(±2 d)、6周(±2 d),12周(±2 d)和24周(±2 d)以及停药后2周(±2 d)各随访1次,记录症状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记录局部不良反应。对照组 外涂羌月软膏。两组均按以上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判断 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症状评分,自觉症状:灼热、瘙痒、疼痛、干皱感、紧胀感,分别按无、轻、中、重计为0~3分;客观症状中红斑、丘疹、脱屑、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分别按无、轻、中、重计为0~3分,;皮肤激惹症状按无、轻、中、重计为0~3分。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基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为60%~89%;进步: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疗效指数<20%。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完成患者治疗276例.

2.1 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

表1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程结束后患者的疗效

组别 例数 基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

治疗组 80 26 46 6 2 90%

对照组 45 2 6 12 25 17.8%

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其他面部疾病临床疗效

表2 他克莫司软膏其他疾病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疗效

病种 例数 痊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脂溢性皮炎 64 52 6 2 4 90.6%

接触性皮炎 46 40 6 0 0 100%

酒渣鼻 24 10 4 6 4 58.3%

剥脱性唇炎 26 26 0 0 0 100%

面部白癜风 36 6 16 12 2 61.1%

2.3 不良反应: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有9例患者(11.1%)在治疗一周内时出现皮肤烧灼感,这种症状在6天后逐渐好转。有3例患者治疗一月后出现痤疮,考虑与本药物无明显关系,给与相关对症处理后好转。有2例患者(2%)出现黄褐斑,考虑与本药无关(因为出现黄褐斑部位与涂本药部位不完全一致).有4例患者(5%)出现皮肤增厚,考虑因外用激素引起的皮肤萎缩的恢复.余病人无特殊不良反应。

3讨论

3.1他克莫司是目前临床应用证明治疗特应性皮炎有效的外用免疫调节,它可以多靶点针对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包括:阻断T淋巴细胞活化,恢复TH1/TH2平衡(他克莫司不但能抑制淋巴细胞增生和细胞因子产生,而且能介导IL-12诱导的Th2细胞因子向Th1细胞因子的偏倚[4]);可以和胞浆内的免疫亲和蛋白FKBP-12(FK506结合蛋白)结合,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阻断T细胞活化,从而阻断一系列细胞因子的产生,如白细胞介素IL-2、3、4、5,GM-CSF,TNFα和IFNγ等。鉴于他克莫司有确切的抗炎作用,且其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主要作用于炎症相关细胞,同时可促进皮肤胶原的合成和皮肤屏障的恢复,故理论上该药不仅可代替激素类制剂的抗炎作用,避免了因长期外用激素引起的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而且在其他面部疾病,如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酒渣鼻、剥脱性唇炎、白癜风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3.2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80例总有效率90%,不同皮损对治疗的反应不一。部分学者认为,以红斑和脱屑为突出表现的患者,治疗反应较好,而面部皮损为炎性丘疹和脓疱,特别是脓疱者疗效相对较差。治疗其他面部疾病有不同疗效,效果依次为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白癜风和酒渣鼻。

3.3有11.1%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后局部出现轻中度刺激症状,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烧灼感,均发生在用药后1周内.该药用于治疗其他疾病时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类似。由于这种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早期, 且在出现6天后逐渐减轻并消失,故在使用前应向患者交待清楚,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本文是李振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