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竞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血管瘤分类与治疗

发表者:王竞鹏 人已读

血管瘤是由残余的中胚叶或血管细胞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多发生在颌面、头颈及口腔中,四肢、躯干及内脏次之。大部分血管瘤发生在皮肤及皮下组织浅层,但当发展扩大时可侵犯肌肉及骨骼组织。少数血管瘤发生于骨髓腔内,称骨中心性血管瘤。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如处理不当,到晚期已侵犯和破坏深部重要组织和器官时,往往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应及早地有效地治疗血管瘤有很大重要性。
血管瘤的分类
按照组织学结构及临床表现,血管瘤可分毛细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及蔓状动脉瘤等。此外,血管瘤也可与淋巴管瘤或脂肪瘤并存而发生淋巴血管瘤或脂肪血管瘤等。有时血管瘤也可与先天性动静脉瘘同时存在。
毛细管型血管瘤:这是皮肤上稍微隆起,周界清楚,外形及大小不规则,色泽自鲜红到暗紫不等的肿瘤。常在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其形状及大小可以从细小颗粒到大片红斑,有时可占据半侧身体或半侧面部,临床上此种血管瘤可以分成二种类型:
一、草莓样毛细血管瘤(莓痣):文献上报道此种血管瘤有很大可能自行退化,在数年内逐渐消失,或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止发展。
二、葡萄酒色斑毛细血管瘤:这是仅次于莓痣的最常见血管瘤,是无数扩张的毛细血管所组成的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块。面积大小不等,大的可侵占半侧面部或躯干。色泽从鲜红到暗紫,压迫时色泽可暂时退去。有时则压之不退色,因皮肤内已有红色素存在。最常发生于面颈部,但亦可出现于人体其他任何部位。通常在初生时即存在,以后即保持稳定不变。但有些病例也可以随年龄逐步向表面扩张增生,并出现多数草莓样突起,同时还向深部侵犯而穿入肌肉等组织。位于下肢的葡萄酒色斑还可以与海绵状血管瘤或先天性动静脉瘘等同时存在。
海绵状血管瘤:常以单个的成球状突起的形式出现,有的表浅,有的深在而且不波及皮肤,形状及大小亦不规则。局限性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时有界限清晰的包膜,给手术摘除带来方便。但有的则与周围组织毫无明显界限。肿瘤质地柔软,有很大或较大的压缩性,可因体位下垂而充盈,或随患肢抬高而见缩小。肿瘤内有时可扪出颗粒状的静脉石,是由瘤腔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机化后因钙盐沉着而产生的。此种结石也可以在X线摄片中查出。海绵状血管瘤常有一条或数条供应静脉,当肿瘤较浅表时,此种扩张的或曲张的供应静脉在邻近正常皮肤下隐约可见。
海绵状血管瘤向深部发展时,可侵入肌肉组织、血管及神经间隙,以及破坏骨组织和侵入骨髓腔。如骨组织被侵犯,可扪出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侵入骨髓腔后,X线摄片可见骨小梁被破坏,呈多房小腔,有时骨骼可见膨胀。
当血管瘤受外界刺激时,可引起血管周围组织炎性反应,病员自觉皮肤发热、肿胀、疼痛或在肿瘤表面发生破溃。有血栓形成时,也出现局部疼痛。在受到外伤或表面破溃感染时,可引起出血危险。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是局限性的,但有时亦可见广泛地侵犯大片组织,或整个肢体,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有时还可见到肢体的皮肤组织并无血管瘤病变,但皮下及肌层已被严重侵犯,往往造成治疗上的困难。肢体的海绵状血管瘤常并发先天性动静脉瘘,患肢往往呈发育异常,并有骨胳增粗变长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亦可发生于内脏器官如肝脏等。此类血管瘤也可能和淋巴瘤合并发生,称淋巴血管瘤,破坏性很大。
蔓状动脉瘤:这是由于小动脉和小静脉相互吻合成为迂回弯曲有搏动性的一种海绵状血管瘤,也可以说是动静脉瘘和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性肿瘤。多先发生于皮下组织中,开始时均为局限性,但扩大侵犯结果,瘤腔可与深部或骨髓腔内血管广泛地沟通。
蔓状动脉瘤好发生在头皮上,可在婴儿出生后迅速生长扩大,可破坏颅骨外板而侵入板障静脉,且与颅内静脉窦相连接。肿瘤呈局部隆起状,皮肤下可见到念珠状弯曲迂回而粗大的有搏动的血管。在四肢,它可破坏肌肉而形成肢体巨大海绵状肿块。皮肤表面充血,有时可破溃引起大出血。扪诊时皮肤表面温度较高,有猫喘感,肿瘤富有压缩性,听诊有持续性吹风样杂音,患者有时也可自己感觉到搏动。头面部蔓状动脉瘤还可引起剧烈头痛或耳鸣。
血管瘤的诊断和预后
浅表的血管瘤依据病史、色泽、形态等特点,一般在诊断时并无困难。但在临床上要鉴别毛细管型和海绵状血管瘤往往不容易,因混合型血管瘤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点状或片状的毛细血管瘤有时须与色素痣相区别。海绵状血管瘤有明显的压缩性,但不侵犯皮肤的深组织的血管瘤易与囊肿或脂肪瘤混淆,此时可用穿刺抽液法来明确诊断。对于蔓状动脉瘤或深在性海绵状血管瘤,为了确定它的部位、大小范围和四周供应血管的情况,可应用动脉造影或瘤腔造影术来协助明确之。脑血管造影可显示头皮上蔓状动脉瘤与颅内大血管的联系,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
此外,蔓状动脉瘤亦应与发生于部分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后,由于手术后发生动静脉瘘逐渐形成的创伤性动静脉瘤相鉴别。此点可由病史中得到明确诊断。
血管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被发现,除少数婴儿在出生时已患有广泛性血管瘤外,大部分均属局限性,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不断生长,特别在有外伤、感染等诱因影响下,可以迅速生长,侵犯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畸形,或侵袭整个肢体。
部分皮肤表面毛细管血管瘤(杨莓样)有自行退化的趋向,可在几年内逐渐消失,或停止发展。过去国外文献特别强调此点,认为此种血管瘤应作随访观察,候其自然消失,主张在小儿5岁前不应采取积极治疗,并认为过早的治疗非但不必要,而且往往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我们认为这种观察应该是谨慎而及时的,一旦发现血管瘤增长、扩散或加深,就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而不应有年龄方面的限制,以防止造成严重伤残或难予收拾的局面。海绵状血管瘤自行退化的可能性更少,尤应予以注意。我们曾见到土例出生时鼻尖患有杨莓样毛细血管瘤的婴儿,由于家属当时不同意手术,到1岁时即造成鼻部全部被破坏,此时手术切除的结果带来了全鼻缺失。但在另一例出生时即患左上睑内眦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婴儿中,由于肿瘤迅速增长,在婴儿40天时即进行手术切除,术中发现肿瘤深及内眦内侧鼻骨骨膜,切除血管瘤后在创面进行皮肤移植。手术后迄今12年来未见复发,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畸形。
当血管瘤发展迅速时,应考虑有无恶变问题,血管内皮瘤是恶性的血管瘤,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仍须予以注意。
发展广泛而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或蔓状动脉瘤,因波及重要器官或整侧肢体,或胸腹壁等重要的部位,由于目前尚缺乏有效措施,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病员可因大出血、呼吸道阻塞,或肿瘤侵入内脏器官等严重情况而致死。
血管瘤的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射疗法、硬化剂注射、冷冻、电烙等。有时也可应用各种综合性疗法。各种治疗方法各具有优缺点及一定的适应症,须视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肿瘤的类型、大小和部位,患者的年龄、健康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来决定取舍。
血管瘤自行消退的可能性仅限于若干草莓样毛细血管瘤,葡萄酒斑及海绵状血管瘤很少自行消退。仅在初诊时,经家属观察,证明血管瘤已有开始退化迹象,或正处于退化时期者,方可采取继续观察的态度。在婴儿躯干或四肢的小块血管瘤,也可暂时予以观察,因为即使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生长扩大,以后还有机会予以彻底治疗而不致造成无法挽救的畸形。反之,在头面部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血管瘤,特别是邻近眼、鼻、口腔等部位者,治疗稍一耽误时日,就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文章来自网络

本文是王竞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