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枫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视光学科
角膜塑形镜患者的随访表格-眼轴长度和验光
8224人已读
在儿童中验配角膜塑形镜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近视矫正,一个是近视控制。近视矫正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通过检查视力可以获得结果并进行评估。但近视控制的目标要观察就不一样了,一种方法是完全停戴后再验光(和配前要条件相同),然后比较验光结果;还有一种方法是测量眼轴长度,比较眼轴的增长,戴镜前的眼轴数值作为一个基线值。前面的方法是需要患者停戴的,比较不方便,所以医生一般用后面一种方法,但后者不能直接转换到近视度数。比如患者戴前眼轴24.50,6个月后眼轴是25.00,直接对应是增长50度近视,75度近视还是100度近视在不同的患者还是不一样,常规1.00毫米的眼轴增长约对应2.50D到3.00D近视度数,但具体还是要看患者。临床上也有看到有患者眼轴增长了1.00毫米,但停戴4周后验光度数没有增加的,因为眼轴还有一个正常生理发育性增长的因素在内。但因为近视的增长主要是轴性的增长,眼轴还是能作为近视增长的一个客观指标的。当然两种方法都能用上是最好的,但临床实践上实现比较有难度。
家长最好将每次医生给你测量的值汇总下,以全面观察患者的近视进展情况,如果能把数据绘制成图表那就更加好,有心的家长可以把数据再放到EXCEL里去制作成图表,普通的曲线图就可以看到趋势。
附件中一个是数据整理的空白表,一个是我填写的样张。只能看,不能下载,那就打印了再复印吧。

本文是薛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