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龙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发表者:余金龙 人已读

子欲养而亲不待,用于感叹子女认识到要多尽孝时,父母却已经去世了。这是为人子女在父母去世后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子女们常为此自责自疚,说不出的痛苦与无奈。

究其原因,“想到父母一直来对自己的种种好,因而要报恩,要多孝敬父母”的这种心情,常要等到父母去世后子女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但当你体会到了,认识到了,有这个经验了,却再也没有你尽孝的机会了,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父母已一去不复返了,你已报恩无门。

因为这种原因的客观性,也就导致了这种心理现象的普遍性,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当父母去世时,每一个子女多少都会有这种心理现象:子欲养而亲不在。

孔子提出的一系列的理念和方法,对减少和减轻子女这种心理痛苦是有帮助的,例如,“父母在,不远游。”但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子女都工作和生活在外地,甚至在外国。我有一亲戚,他儿子在国外学习后,就定居在国外了,我那个亲戚死前患癌症一年多,儿子一直没回来。从此后,若有亲戚或朋友要将自己唯一的孩子送去国外读书,如果问我意见,我通常都不是很赞成的。

这方面新加坡政府是做得最好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买房成家,如果父母也来一起住,政府会给予相当大的购房补贴。如果不一起住,政府会根据你家离父母家的远近来补贴,离父母家越近,补贴就越多。

现在我们国家的生活条件普遍比以前好了,独生子女多了,孩子们也越来越自我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常缺乏关心体贴他人、替他人着想的心理能力,当然也包括对自己的父母(注:这也不能全怪孩子,也有父母自己和社会的错,余金龙)。

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心理现象还会越来越普遍。

认识到这种心理现象的客观普遍性,有2点积极的意义。

一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多孝敬父母,多关心照顾父母,多抽时间陪伴父母。永远不要有“我对父母已经足够好了”这种观念,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对父母的关心、体贴和孝顺是不够的,我们都亏欠父母的。如果父母之中还有一位在世,那就更应加倍孝顺,因为这是你唯一能有的补偿机会。

二是当你有“子欲养而亲不在”这种心理时,也不要太难过,太自责,不要将自己说成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孝的、最自私的那个,因为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的。

最后,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得到子女的孝顺,也祝福天下的子女都能有孝顺父母的机会!

(余金龙)

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出处:

原文内容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译文内容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列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为君主效力,因而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说完就辞世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退学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就有十分之三。

本文是余金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