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任飞 三甲
王任飞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2252人已读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其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呈逐年增加趋势。超过90%的甲状腺癌均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进展缓慢,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诊治策略可获得长期生存。但也有部分肿瘤容易发生侵袭转移,预后相对较差。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转变,定期的健康体检逐渐得以普及;同时医疗诊断技术亦不断得到改进,尤其是高分辨率超声技术的进展,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据文献报道,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约为5%~15%。如何有效地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呢?这当然要从甲状腺癌的病因入手。

①碘与甲状腺癌。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TSH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甚至形成结节或癌变。而高碘饮食同样也会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正确的做法是通过食用加碘盐或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以保证生理需要量,过与不及均不可取。

②辐射与甲状腺癌。童年时期头颈部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已被明确为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过去认为因罹患头颈部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接受照射治疗使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升高。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实,儿童因各种牙科疾患接受牙齿曲面断层检查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了近2倍。此外,儿童接受可使甲状腺受到辐射的CT检查,如胸部、头部或鼻窦部CT,均会使患甲状腺癌的危险度增加。患者年龄越小,接受头颈部照射后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越高。因此我们推荐对有头颈部照射史的患儿应进行甲状腺超声的长期随访;另一方面,医师也要准确评估放射检查或治疗的必要性,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③家族遗传因素与甲状腺癌。少数DTC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DTC家族史、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等病史或家族史也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此外,一些家族性综合征或遗传性疾病如Cowden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也有合并DTC的倾向。

④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如果突然出现声音嘶哑、吞咽或呼吸困难应高度警惕甲状腺癌侵犯神经或肿瘤迅速生长压迫周围组织的可能。此外,甲状腺结节变硬,固定不活动,或者颈部其余部位触摸到包块(可能为肿大淋巴结),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必须尽早诊治。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定期监测TSH水平,如发现TSH升高则应给予适当剂量的甲状腺素抑制治疗以降低其诱发癌变的风险。颈部超声检查是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必需检查。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可用于指导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包括尽早或择期手术方案的确定、随访时间间隔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甲亢患者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要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于甲亢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应密切超声随诊,必要时尽快控制甲亢病情后及时手术治疗。

⑤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会增加甲状腺癌发生的风险。所以改善饮食结构,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的摄入,同时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减少肥胖,为甲状腺癌的预防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保持心情愉悦,自我调节紧张情绪,释放精神压力,加强体质锻炼等对预防甲状腺癌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最后,任何部位的肿瘤我们都特别提倡预防为主。以上我们主要谈到的是一级预防,也就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而二级预防指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定期的健康查体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具体针对甲状腺癌的预防,我们建议应定期进行颈部超声检查和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测定,尤其是具有甲状腺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如发现甲状腺结节,则应参考TI-RADS分级结果决定处置方案,对良性结节患者也要长期规范化随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总之,甲状腺癌可防,可治,我们既要重视它,又不要过分紧张。甲状腺癌患者只要积极面对,认真配合医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绝大多数均可获得长期生存。

王任飞
王任飞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