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就诊几个“知道”
呼吸道感染是小孩子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几乎每个小孩都有过“感冒”“咳嗽”“发烧”的经历。而反复呼吸道感染则是其中一部分孩子的“常态”,是家长们的“噩梦”。关于如何知道您的小孩是否属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这个病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就诊跟医生沟通,治疗期间应了解些什么,以及日常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家长朋友们迫切想知道的问题,我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解答。
首先:什么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通常有两种诊断标准,一种按不同年龄儿童单纯以次数划分,即:0-2岁:上呼吸道感染>7次/年,下呼吸道感染>3次/年;3-5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下呼吸道感染>2次/年;6-12岁:上呼吸道感染>5次/年,下呼吸道感染>2次/年。另外一种标准:反复呼感≥10次/年(含感冒、扁桃体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单纯肺炎>3次/年,一次呼感迁延不愈>1个月,符合以上任一条均可诊断反复呼感。个人认为第2种方案临床更实用些。
第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孩反复呼吸道感染呢?
原因很多。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家长护理不当;初上幼儿园;变更居住地;环境污染;个人卫生习惯;微量元素缺乏或偏食造成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鼻咽部的慢性炎症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等;肺部的器质性疾病。等等
第三:反复呼感中涉及到哪些相关检查?
如感染症状明显、伴有间断发热,需要做病原微生物检测:细菌、病毒、支原体、结核等;另外根据情况可做免疫功能、肺功能、过敏原、胸片、肺CT和气道血管重建(气道发育畸形、肺发育畸形、血管瘤、血管压迫等)
第四:中医眼中的反复呼感和西医有什么不同?
在诊断次数判断上,没有太大区别;在涵盖范围上,比西医更加宽泛,西医通常以感染为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炎症”,中医还包括我们常见的受凉受风,饮食不节(零食、辛辣、过甜、过饱),脾胃不和(脾虚、胃热),体虚(多汗、怕凉)等多种原因。治疗上,中医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方法,急性期先解决感冒咳嗽等问题,等症状改善好转,再调理身体,固本培元。
第五:与医生沟通你要解决的问题
就诊时跟医生说明要解决的问题。重点说本次感冒咳嗽的症状,既往病情则简明扼要说当时诊断、病程等(带此前病历最好)。大部分病人都是解决本次疾病的问题,如家长需要针对小孩反复呼感进行中医调理,则需跟医生讲明,医生会根据小孩情况制定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家长通常要求一次看病就一次性解决问题,但反复呼感的调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家长多次就诊,一般每周1次,医生通常不会第一次就诊就给小孩开半个月一个月的药,第一医院不允许,第二调理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小孩吃药后的反映及病情变化及时作出动态的调整,一个方子吃1个月是不科学的,第三,小孩跟大人不同,常易有急性感冒、胃肠炎等突发状况,这时调理的药是否继续能吃也须咨询医生。
第六:平时怎么注意?
根据小孩的体质制定平时生活、饮食上的宜忌。比如体质虚寒的小孩,就不要经常 吃冰糖雪梨,有的家长比较喜欢用偏方自己调理,一咳嗽就给小孩炖冰糖雪梨,那么如果你的小孩是虚寒体质,就有可能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还有经常咳嗽伴喘的小孩,注意秋冬不要受风,很容易诱发呼感。降温风大的日子,注意晚上睡觉时要在室内放一盆水,起到保湿的作用(咽喉气管粘膜干燥时抵抗力会下降)。
第七:吃中药期间,需要忌口,忌海鲜(海鱼、虾蟹)、羊肉、冷及辛辣刺激食品。
本文是王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